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三,是中华文化圈的大年初三,也是西方某些民族的情人节。
春节遇上情人节,亲情遇上爱情的时候,让我们都成为一名懂得物语拥有情感的有情人。
商家总是善于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赚取足够的利润,就连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些相悖的西方节日也不放过。回家乘坐电梯,发现电梯间张贴着一张宣传画,紫色调的画面上写着一句话:情系情人节,心连心贻湾。“心贻湾”是我们小区的名字,房产商为了推销房子大做广告,凡在今天购房的顾客都可以得到一份价值不菲的礼品。
这两天,几乎大半的中国人都在为一个叫做“情人节”的节日激动着,奔跑着,幻想着。玫瑰花和巧克力一度告罄,可见经济危机并没有击溃人们的消费欲望,相反点燃了饮食男女的某种欲望,在浪漫与金钱面前于无返顾地选择了前者。那些高喊“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人民币”的男男女女,也许明白了“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是所有人都只看重物质不看重精神的。
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人性的张扬与宣泄,是人回归人的一种反映。只是世人都知道有情人节,却不一定知道它的名字本来叫做瓦伦丁节,这算不算是激情过后的一种遗憾呢。
情人节是为了纪念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而被基督教徒定下的一个节日。公元270年2月14日瓦伦丁被处死,此日便被后世的基督教徒定为“情人节”。
情人节,又称瓦伦丁节,是欧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的民族节日。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全面危机,经济凋敝,统治阶级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纷纷反抗。贵族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残暴镇压民众和基督教徒。是时有一位教徒瓦伦丁,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以坦诚之心打动了典狱长的女儿。他们相互爱慕,并得到典狱长女儿的照顾。统治阶级下令将他执行死刑。在临刑前,他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长长的遗书,表明自己是无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典狱长女儿深深眷恋。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处死刑,后来,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为正义、为纯洁的爱而牺牲自己,将他临刑的这一天定为“情人节”,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节日的来历有些感伤,也让人感动,不知现时沉静在节日浪漫氛围中的男男女女做何感想。大多的人恐怕只有敢想,没有感想。在缺乏感想的时代,敢想也不失为一种勇气,一种力量。
在“有情人”变成“情人”之后,恐怕一切都改变了味道。情感让位于欲望,精神让位于物质,美好让位于诱惑。瓦伦丁为了正义为了纯洁的爱情牺牲自己的行为越来越不被人理解,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或许到现在越来越难以实现。这种悖论真实的存在我们周围,在一切皆以物质数目的多少为判断标准的时代,越来越少的真正人的行为总是在误解中被关注、被议论、被肢解。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陡然生出“万古愁”的浩叹。这浩叹与“情人”无关,与“有情人”有关。
春节遇上情人节,亲情遇上爱情的时候,让我们都成为一名懂得物语拥有情感的有情人。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ganwu/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