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带来的启示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获得了七项‘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影片中讲述了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因为涉嫌杀害妻子和她的情人而锒铛入狱,在名为肖申克的监狱里,展开了无望的自我营救。这部影片表面上看是一个人自我救赎的历程,其实内部潜藏着很多为人处世的智慧。

有一项能拿得出手的专业技能是自我救赎的基础

主人公安迪是一个出色的银行家,能轻松地位监狱管理层逃税、洗黑钱,能大胆地向州长写信捐赠图书、修建监狱图书馆。若是把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放入这样的环境,不久,他恐怕就会沦为监狱的奴隶。所以,在现世这平凡而残酷的社会,请学习一项可以傍身的技能,在危难之际,可以以惊人的技能巧妙获胜。

绝对的理性是自我救赎的前提

被冤枉而锒铛入狱的安迪像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救世主,给灰色的监狱带来了一缕阳光,为身处绝望、麻痹、沮丧的狱友们带来了希望。他的救赎之旅无疑是沉重而充满绝望的,可是,在这艰难的旅程中,是什么让他没有感到绝望,或者以暴制暴,而是始终冷静顽强?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安迪所表现的绝对的理性。

理性使安迪没有放弃希望,而是使他能够远离仇恨,坚信人性的善良,能够保持对自由的渴望而游刃有余地活在暴力,权利,利益的摧残之下,最终完成自我救赎。

反观其他人,布鲁克斯回到现实世界,因为与这美好的时节格格不入而‘离开’;瑞德,每天只想着破坏假释条例,把自己送回熟悉的肖申克监狱,在那里自己不用诚惶诚恐。他们已经丧失了理性的判断,被监狱生活制度化。

始终如一的信念是自我救赎的羽翼

“安迪身上有一种大多数犯人都缺乏的特质,一种内心的宁静,甚至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认为漫长的噩梦终有一天会结束。”安迪总是一种胸有成竹的样子,感觉一切尽在掌握中。因为他对自由,对纯善的始终如一的信念,使他完成了对人性的坚守。他永不认命,他深信只要怀揣希望,自由终有一天会抵达。就如他所说:“心怀希望是好事,好事永远不会消失。”

闪耀着自由的光辉的鸟注定不会被一直关在笼子里

“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在这泯灭人性的监狱里,犯人甚至鸽子都被制度化了,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他们当中大多数已经忘记了墙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甚至觉得墙外的世界极其可怕,不适合生存。是啊!长期的精神摧残使他们已经忘记了如何生存,忘了自由的感觉。

“自由的感觉仿佛一件隐形外衣披在安迪身上,他从来不曾培养起一种坐牢的心理状态,他的眼光从来不显呆滞,他也从未像其他犯人一样,在一日将近时,跨着肩膀,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牢房去面对另一个无尽的夜。他总是抬头挺胸,脚步轻快,好像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样,而家里有香喷喷的晚饭和好女人在等着他,而不是只有食之无味的蔬菜、马铃薯泥和一两块肥肉”……在我看来,安迪并不只是渴望自由,还时刻在重温、实践自由,所以最终他能重获自由。

有些鸟不该被关在笼子里,它们的羽毛太丰润,它们飞走后你才知道,把他们关起来是种罪孽。

怀揣最乐观的期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影片中有一句话:“他做了最坏的打算,因为他知道只要为最坏的结果预先做好准备,那么抱着乐观的期望就没有关系。” 人在未知的世界里,怀揣最乐观的期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是最稳妥的选择。不要相信运气,要想做到万无一失,那就做好最坏的打算,并为之做好准备,这样,在灾难来临之时,你仍然能处之泰然,从容应对。

安迪-得弗瑞恩,爬过灌满污物的下水道,从另一端请白地走出来,驶向自由。瑞德接受自由的邀请,奔赴太平洋的那一面,和安迪一起忙着生存。

他们最终都做了羽毛丰润的鸟,怀揣期望,奔向前途未卜的未来。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ganwu/91.html

(0)
上一篇 2022-04-19 00:54
下一篇 2022-04-19 18: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