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她早已便不再爱我,或许我早就应与她说再见。在逆境中相识,“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同样是五年前的秋天,刚刚步入初中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差距”。或许是在一方油田生活区中长大的缘故,我从未感受过所谓“学习压力”:童年那些纯真的快乐与美好,不过是随着每年的春风而来、再随秋风消逝,却未曾在意我们何时已经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初一学习场上的失利,让我在迷茫与恍惚间遇见了她——历史。
她从充满苦难的辉煌中走来,滋润少年的心;她替我翻开那承载着人类六千年文明的长卷;她为我讲述孔子如何穷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却赋《离骚》;左丘失明仍厥有《国语》,“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我所正经历的“困境”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渺渺一粟;她使我明白王右军的“虽世殊事异;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是对世人多大的慰藉;她向我邀请——或许有我的参与,她的“一生”会更加精彩。“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那段青涩的时光因为有她相伴、以史为友,我从初一时的倒数,到初二初三两年间稳居前十,再到后来离开油田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在顺境中相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又是一年秋天,我进入了高中。落花时节又逢君,她依旧陪伴着我,并且现在的她已是和物理、化学同级的正科。
高中的前两年是学习还较为轻松的两年:在三国周郎赤壁,是我与她谈笑风生、闲庭信步;在张岱的湖心亭边,是我与她夜中航船、共小僧闲谈;在黄洋险界,是我与她乱云飞渡仍从容……充足的课余时间使我充实了历史学识,对她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正是因为对她爱得深沉,在高二选科时,我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她,而她也成就了我那顿时间不错的学习成绩。“观古知今思进退,读书养志识春秋”,高一高二的两年是有她相伴的轻松愉快的时光。在困境中相离,“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我步入了高三,也迎来了与她相伴的最后一年秋天。
随着复习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的学习也进入了一个瓶颈期——知识已经掌握得到位,但成绩却迟迟未见提高。现在的她是如此的陌生:客观题的答案常常令我大呼“离谱”、主观题的解析更是让人摸不到头脑。难道说我与她的“感情”就止步于此?或许她早已不再爱我?或许我早就应与她说再见?可我已没了退路,她也终究是令我明白:所谓历史,学习的并非事件之简单集合,而是文明发展之基本规律。她从过去走来,却能“预知”未来,正是因为她向我所传授的是唯物史观的辩证思维方法,而并非历史事件和影响意义的简单罗列。也许我们终将相离,但这并不影响在此之前,能先让“相遇”变得有意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高三的一年是将与她携手共进、奔赴理想的一年。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全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meiwen/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