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哪些(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1.周易文化。(我们都知道,周易是全世界最早的第一本,人类文化的书籍,周易要讲述的是天人合一的一个思想,而这个思想是奠定了中国 5000 年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个思想学说,就是当年的人文大帝伏羲提出的,逐渐才繁衍出了百家争鸣!所以周易文化是首当推崇的!)

2.修道文化。(可能这个和,大家的生活会有些太过遥远,但是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一些修道修炼之人,无论从古代的老子代表的道家,以及释迦牟尼代表的佛家,现在的山中隐士,都是有修炼的。修炼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天人合一,永生不灭!恰恰这种,东方式的修炼,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3.中医文化。(自古以来易医不分家,古代以学习中医的都必须要懂,周易八卦天干地支,分为内脏内五行和肢体外五行,然后再根据寒、热、燥、冷、湿进行中医调理。而这种,抽象的治疗方法,却是中国,特有的文化!)

4.观相文化。(相,不能粗浅的认为是人相,它包括了天相地相、人相、阴宅、阳宅,是中华祖先, 5000 年来,对时空,地点,以及时间,和人,进行的,某种关联总结。使人能和自然,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最高标准。这是在国外所不可能接触到的文化。)

传统文化的经典,我首推《论语》,这部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较为全面的阐释了几千年的儒家”仁”思想,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当然,我们在学习时也应当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学习,结合时代需求,顺应时代潮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知行合一,吸收其真正的营养精华,提升自身。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0527.html

(0)
上一篇 2023-01-09 10:28
下一篇 2023-01-09 1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