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陈安之刘一秒翟鸿燊(翟鸿燊陈安之刘一秒杜子建)

首先。第一个方面,打开自己,让自己善于说话。

其实很多课程第一次都是打开自己,让自己开口说话,也就是说让自己开口做销售。开口玩套路,那么真是这样的吗,答案是否定。我自己学习过十次以上分营销课程。结果就是导致神经麻痹,刚开始学习完觉得满满正能量,但是慢慢就疲惫了。从刚开始能坚持一个月。到后来只等坚持一天。到最后,学不学习都无所谓了,人会变的冷漠,觉得销售就是为了销售。完全改变了当初工作的初心。

第二点就是人脉。

在会场真的会增加人脉么,想想看,什么样的人才回去学习这类课程。就是那些企业经营不太顺利了才会原液这类课程。什么时候听说过类似于华为小米这样的公司学习营销的。一个公司把营销放在第一位的时侯就注定要跑路了,前一段时间某同事邀请去参加他们的教练技术,我一口回绝。他就看到了可以增加人脉。我的想法是,人脉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再加上智商情商。结合起来得产物。并不是参加一次学习就能融入上层人脉圈子。去学习的是什么人自己心里有不清楚。而且做美业的人都很浮夸,真正做的好的,专注于技术的是不屑于学习这类技术分。谁听说过川岛文夫开了营销课程么。只有那些不是那么特别好的才去开设并参加各类营销课程。这样的人脉能是人脉么。有的时候混的还不如自己呢。我学习是为了扩宽人脉。不是去扶贫。

第三。思维打开。

这个是最主要的,也是最玄幻的,我一直认为,思维模式是自己天生的。脑子灵活的人稍微点化一下就可以举一反三。把别人的思维模式作用到自己的企业当中。当时有一种人天生反应迟钝。再怎么点化还是那样。这样的认学习再多的课程都没用。只能作为自己跟同行交流的一个谈资,况且企业都做不好,还有什么拿的出手的谈资。我也学习过很多思维类的课程,但是我觉得对于我的帮助微乎其微。他们讲的东西。在网上都有在书里都有,我有报课程的几万块钱还不如多买几本书。多看看,书中自有黄金屋。而且一般培训机构的课程,有几个人是自己有企业的。无非就是公司给了一套话术模板。照本宣科就是了。想学习是可以的。有一颗学习的心事很好的。但是一定要知道自己缺少的是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就可以了。

最后想说一句,以前学习过程中,为了开发自己潜能。去大街上卖避孕套,去乞讨,去募捐。大街上拥抱一百个陌生人。下跪,马桶水,这些现在想来真的极度侮辱人格。以后绝对不会学习这样的课程。

一个时期做一个时期的事,那个时候做贸易,后来做生产,现在要品牌,又开始要最新的高科技,中国40年的发展,历经了很多过程。

对培训行业来说,刘一秒、陈安之之类的时代,很多人说是忽悠,其实也是概念普及阶段,中小企业全国太多了,那些人见不到真正的企业家,以为这些培训师见到很多,理论总结得挺对,其实他们自己也是中小企业呀,他们的产品单一,几乎没有技术,营销做得很猛烈,其实也赚不到多少钱,层层推荐,钱都分掉了。

或者简单说,这些培训师傅也登不上大雅之堂。商业哪有那么简单,哪是理论启蒙所能取胜的,更关键是从实践中不断摸索,找出各自行业的特点。

聪明的人多了,或者说掌握理论的人多了,也可以说这群人老了,被割韭菜的人都四五十岁了,新的人群,80后,90后们已经不吃那一套了。

更关键的因素还是因为现在经济形势不好,说破了,大多数公司都生存得不太好,没有什么榜样的力量,那些领先的公司也在裁员,业绩也下降,仅仅吹嘘是不可能的。

再着,我们都谈移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5G了,老一代培训师也要让位了,刘一秒,陈安之之类,都说不顺溜这些名词。

也该他们退出历史舞台了。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0656.html

(0)
上一篇 2023-01-09 12:58
下一篇 2023-01-09 13: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