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joker讲的什么(小丑joker反映的社会现实)

感觉这部的剧本对小丑的定位比较混乱,似乎编剧自己都没想好小丑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只能用华金的表演来弥补,但角色本身性格的连贯性和转换都比较突兀,说来说去只有一句“他其实是个精神病,不要太追求逻辑”才能解释。

你说他是饱受压迫的社会底层人民吧,虽然电影初期展示了一部分底层的生活,但这些并没有严酷到可以为小丑发疯的行为开脱的地步:1.比如他被小混混殴打弄丢了广告牌,老板让他赔广告牌不然就开除他,虽然老板被写得不近人情,但广告牌确实是在亚瑟手上丢失的,让他赔上也是合理要求,算不得什么残酷压迫吧?结果那个配乐和镜头搞得像是老板杀了亚瑟全家似的。2.又比如亚瑟把枪带到儿童医院结果不小心被发现了,因为违反规定被炒鱿鱼,镜头却像是在告诉观众:亚瑟没错,都是炒他的人不通情理。3.在地铁上几个道貌岸然的中产调戏妹子不成,看到亚瑟在一边狂笑就来揍亚瑟出气,这些人确实言行恶劣,但亚瑟掏出枪把三个人全部打死算什么操作?尤其第三人已经吓得逃之夭夭了,亚瑟追上去背后几枪彻底干掉,这能归结为底层人民的正常反抗么。4.还有自己不如意就恨心理医生“你不听我说话”等等等等桥段。

影片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对于贫富分化的深度讨论,就是告诉你“别问为什么,反正哥谭市老百姓极端仇富了”,群众突然间就要杀掉一切有钱人,突然间就要把一个无人认识的在逃凶手当成英雄和模仿对象(仅仅因为这个人在地铁站枪杀了三个中产阶级),连黑骑崛起里贝恩的煽动性演讲都不需要来一发,哥谭群众就已经疯到这地步了。

亚瑟其实是个生理心理上都有严重病症的人,他从可怜虫到带着笑杀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像样过渡,更没有多少挣扎纠结,俗称天然疯。这就跟电影里想要描述的底层人民如何被逼疯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文不对题之感。

亚瑟臆想自己跟邻居黑妹好上了,亚瑟的母亲因为臆想症误导了亚瑟,然后亚瑟回医院杀死自己母亲的剧情,除了进一步证明亚瑟和母亲都很疯之外,疯是遗传病之外,并不能起到把悲剧归结于社会的作用。

华金的表演不能说不好,但在剧本先天不足的前提下,华金更像是随时随地都在进行一场即兴表演(反正用“他是疯子呀”可以解释一切角色性格割裂的问题)。阴郁变态确实是他的拿手好戏,但受剧本所累这确实称不上他的最佳表演。

要说片子的煽动性,谨慎乐观吧。我相信对于极端的疯子绝大多数人是代入不了的,这片子并没有什么黑暗的现实意义。

MTC黄区的分数我觉得足够贴切。作品的主题很模糊,临近片尾那段小丑责怪所有人欺负他的桥段似乎是想中二甩锅社会不公,但整部电影除了他疯子娘亲之外真的没有什么人多么对不起他,导致这段控诉严重缺乏说服力。但要说导演是想鞭笞小丑,让观众同情被杀者,显然又不是这么回事,除了男主和莫瑞之外的工具人都被塑造得跟纸片一样,一切都为衬托男主而存在。它甚至都不具备V字那种明确犀利的价值观(虽然可能有点歪)

我之前对小丑的预期就不是太高,但看完后觉得它比我的预期都还差了一点……

2019金球奖得奖影片《小丑》(Joker),该片在全球收获票房超10亿美元,男主角杰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凭借出色的演技获得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项,为观众呈现了小丑的“黑化之路”,其近乎癫狂的表演,丝毫不输当年的希斯.莱杰。

但由于影片过于负面,相信要在国内上映想必是遥遥无期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找资源下载~

《小丑》,这部以杀人无数的反派为主角的电影,为何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和共鸣?

因为这并不只是 DC 漫画明星级反派小丑的传奇,而是一个平凡人亚瑟的故事,而他的故事正能反映很多人生活中感到最孤单的时候。


最孤单的是,我只准快乐

整部戏从亚瑟在镜子前展现笑容拉开序幕,那难看的笑脸令人印象深刻,他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笑,而是拉着自己的嘴强逼自己挤出一个笑脸,就像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逼自己不要有负面情绪一样。

很多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当个快乐、不随便顶嘴、闹情绪的乖小孩,就像亚瑟从小就被母亲以小名”Happy” 唤着一样,即使他经历了受虐、霸凌、精神疾病等痛苦。久而久之,这些人学会了压抑、学会了逃避,但不被理解的情绪,变成一个大黑洞,形成一种挥之不去的空虚感。

无法感受到自己真实情绪的麻木,是很孤单的。

对精神疾病患者来说,最惨的是什么?就是人们总期望你表现得像没有患病一样。“这是亚瑟写在日记的一句话。

社会福利机构人员对于亚瑟的态度怕事且消极,只去躲避或是要求对方「想开点」,完全不愿意去倾听与陪伴,亚瑟在最后冷冷地说出「你根本没在听,也从未去听,你只会问我“为什么有这么多负面想法”」,这话重重地打在每个观众的心中。

最孤单的是,我为了你的认可努力地「不像自己」

我们都不免俗的渴望获得大家的认同与关注,亚瑟也不例外,他想成为一名谐星,就像他的偶像——知名脱口秀主持人莫瑞一样,一开金口便以幽默感染了电视机前的高谭市市民们。

然而他越想变成某个理想中的样子,却反而离它越来越远。亚瑟从没停止过在他破旧的日记本写下无数个别人的笑话,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却只获得别人的讥笑,他的偶像莫瑞更拿他的表演片段在节目上狠狠讽刺一番。

他努力地「不像自己」,试图满足主流的幽默感,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就像丑小鸭把自己染白混入天鹅群中,也无法变成真正的天鹅,活得真正的归属感。

他在电车上杀害了三位表面上是韦恩企业优秀员工,背地里却霸凌弱势的中年男性后,反而点燃了整个城市的仇富情结,成为被底层市民崇拜的偶像「小丑」,这是何其讽刺?

「让一个人走向癫狂,只需要糟糕的一天。」

这句话出自漫画《蝙蝠侠:致命玩笑》中小丑的一段对白,讲述好人如何变坏的历程,就像亚瑟住处旁的三层楼梯,将绝望的处境一波一波地叠加在亚瑟身上,他用瘦骨嶙峋的身体试图抵挡现实带来的恶意。

影片中不断带到他爬楼梯的身影,显示出亚瑟的挣扎,而最终他选择杀了曾放任自己被虐待但袖手旁观的母亲,上了电视节目,大声疾唿社会体制如何嘲弄他并开枪击毙了曾是崇拜对象,却拿他出糗的影片调侃他的脱口秀主持人莫瑞。

当他成为小丑时,从楼梯上狂舞而下,象征着亚瑟选择顺应这世界的恶意,成为混乱发洩的出口。

亚瑟画着小丑妆眼睛却流着泪时,那样的无助穿透屏幕狠狠地扎在观众身上,让人不禁为他所受的痛苦产生怜悯。

无论是亚瑟,还是你我,都需要被允许成为最独特的自己,同时也被别人接纳着。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1422.html

(0)
上一篇 2023-01-11 12:16
下一篇 2023-01-11 12: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