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佛教禅宗高僧语录《 古尊宿语录》中的寒山与拾得的对话。
1、关于《古尊宿语录》
《 古尊宿语录》是南宋时期禅僧赜[zé]藏主编的一本词录集,主要记录佛教禅僧的一些对话录,总计48卷,“尊宿”意为受人尊敬的前辈,因为是编撰佛教禅僧的,所以在这里就是“长老”、“大德”的意思。
说到禅宗,始于“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佛祖以心传心至大迦叶为其第一代祖师,传至达摩为二十八代,达摩东来为汉传禅宗第一代祖师,后传慧可为二代、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为五代祖师、弘忍其下分“北宗”神秀与“南宗”惠能二派。其法衣传于了南宗的慧能,所以慧能史称禅宗六祖。
北宗属“渐悟”派,在北方传播再没有分派;南宗属“顿悟”派,在南方传播,在中唐以后盛行,惠能门下分有两支法脉为主流,即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南岳门下又分出“沩仰宗”和“临济宗”两家。临济门下又分“黄龙派”、“杨岐派”。
这个《 古尊宿语录》专门记述自中唐至南宋前期南岳怀让一系几十家“尊宿”的语录。这本书全部照录各家各宗的语录,大多为《景德传灯录》所没有记载的,对于研究怀让一系的思想和“宗风”特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对话的原文及主角
在《 古尊宿语录》里有原文:
寒山问曰:“ 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呼?”
拾得答曰:“ 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主角寒山:
这个寒山本姓杨,为隋代皇室后裔杨瓒之子,名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再加上本人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现浙江省天台县城北),自号“寒山”。也算是近代白话诗人的鼻祖,胡适在其《白话文学史》将寒山、王梵志、王绩三人并列为唐代的三位白话大诗人。上世纪的五十年代起,寒山诗远涉重洋传入美国,美国“垮掉的一代”将寒山奉为偶像,其诗一时之间风靡欧洲。其名望声誉超过了李白、杜甫。其诗的特色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寒山诗集提要》中给出了总结:“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
主角拾得:
拾得,自幼时就被人遗弃,恰巧被经过的国清寺的丰干禅师发现,不得已带回寺里,久之无人认领,于是就养了下来,无名无姓,于是以“拾得”唤之。渐渐长大,就分配到食堂、香灯的做事。
当时,寒山隐居在天台山寒岩,因为吃饭的关系,寒山常跑到天台国清寺找拾得和尚要饭吃。两人便熟了起来。
后来在唐代贞观年间,拾得由天台山到了苏州的“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后来此院改名寒山寺,又因唐代诗人张继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以至于成为中外的闻名的苏州寒山寺。
当时台州的军政长官(台州牧)闾丘胤,与丰干禅师闲谈时。
问:哪里有真身菩萨啊?
答:寒山、拾得两位就是啊!
于是闾丘胤找到二人便拜,二人大笑说:这个丰干太多话,你闾丘胤也是啊,丰干禅师弥陀佛化身啊,竟然不识。说后,二人隐身于石岩中。胤大惊,于是就派人把寒山拾得二人的偈语题于石壁上,流传至今。
传说寒山拾得乃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化身。而丰干乃弥陀化身。
3、如何处之乎
因为二人皆属于禅宗,禅宗的禅法甚多,任一法皆可对之,但因二人皆为得道诗人,故用世人之白话诗以醒人,也就是用世俗谛的角度说的,即拾得给出的“ 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不解释也便明白,但做到不易。
若用禅法,举一两例如:
以【制心止】即可
制心止,无论“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以至我生之何种念起,即以放下二字而制伏。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中,意根为其主要,以其能分别,所谓起瞋,莫不由此识心而起,所以心动则境动,所以止心,无令驰散,攀揽外境即可。
以【对治观】亦可
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因无辜受害,或他人无理取闹,故意中伤破坏自己的声誉与地位,甚至损害自己的依报或正报,所以大发脾气,此属人之常情,佛学称为“顺理嗔”,采取“法缘慈悲观”亦可破之,观众生为五阴因缘和合而成,此等众生看不到法空,妄起欲念甚是可怜,故变可破之。
如此等等,体真止可不可,亦可,八万四千法门,俱可。
然而,自天台山所行禅法,以至后来愈加的繁琐、无聊,以至于喋喋不休,从不同的角度反复的啰唆,以到于后来进行表格式的填塞,估计到最后连高僧大德们自己也有点厌烦,于是“亦复如是”,“法尔如是”。正所谓过犹则不及,于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我让你还啰唆。来一个反其道而行之,于是:“ 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佛法自在心中,丢在一边无需戏论。
总之,“ 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呼?”,方法不一,能解决最为机巧,智慧为母,得子为果,哪性是“ 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这句话出自《寒山拾得忍耐歌》: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无普贤,拾得定是。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句话的意思是:往日寒山向拾得询问,这世上无端有人诽谤我、有人欺负我、有人侮辱我、有人嘲笑我、有人践踏我,有人对我做恶,也有人欺骗我。我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拾得回答他,你只要容忍他们、退让他们、任由他们、避开他们、忍耐他们、敬而远之,不要理睬他们,过几年他们就不会这样了。
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与拾得,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这是一则告诉世人要有忍耐力的哲理小故事,这个绝妙的问答,蕴含了面对人我是非的处世之道,因此虽经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