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将就也没办法,现在务农的人年纪都大了,想打工都没人要,只能干点零活补贴家用。能出去打工的,都是又累又脏的活,挣的少不说还受歧视。
光种地都赔本,农药种子化肥农机价格厂商自己定,连年涨价,但粮食价格农民说了不算,国家有指导价。
想搞养殖吧,又有鸡瘟猪瘟还非洲瘟,疯牛病等等,现在又有环保要求,专家都跳出来说不让农民养猪,污染环境。基层官员也怕担责,上面一声令下,啥都不让养了,整个一刀切。还有大棚,搞的农家乐之类,拆违建别墅我们赞成,但基层执行是宁可错杀一片,不能漏过一个。所以,这条路也走不通了。
我想中央的初衷应该不是这样,但政令到了下面就变样了,真正为农民农村农业考虑的人太少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错,但你没有为农民打算好下一步就断了眼前的路,着实不妥。保护环境不养猪不种大棚可以,那你得想办法解决这部分人的生计问题,找个新出路。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没发现有那个部门做这个事情。拆是拆了,后面被拆的农民怎么办,没人管。
有的人还提出合作社,类似于美国那样的大面积机械化操作等方式,当然可以参考。不过我们有6亿农民,集中土地后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就是一个大问题,更何况医疗养老呢!从历史上看,土地集中造成的矛盾历来是很深刻的,不能不引起重视。而现在的农村基层管理,水平素质还亟待提高,土地转移使用权农民未必能得到好处,土地流转农民连合同都没看到的不在少数。而且土地有国有和集体之分,这是宪法规定的,所以这个因素也必须要考虑的到。
现在城市已经放开户口限制,想来政府还是要继续推进城镇化,让农民进城。这是趋势,现代社会的需要。只是目前,农民的状况还有待提升和解决。
现在关心农民和农村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好事。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我们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有问题欢迎大家交流,看我们能做点什么。
虽说农村老人文化程度低,大半生在家乡种植务农,对外面精彩的世界了解不多,通过现在去城市务工的农村人回来的描述,或者电视里看到的,心里也想过上有滋有味的现代生活。
毕竟农村的现状不太理想,老年农民也习惯了当前的生活。于过去吃穿困难的时候比,已经感觉非常满意了。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年轻人普遍使用智能手机,用旧了后多数都是给在农村的父母再使用,老年农民也可以看视频、看新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和城市人家的生活。
老年农民除种好自己的田外,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去建筑行业当小工、春秋季挖野生草药、也有种种菜卖的,总之,能多挣就多挣点钱贴补家用,尽量减轻儿孙们的经济压力。
农村老人生活上将就惯了,也不舍得过奢侈的生活,也没有那个条件。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都想精彩的活一辈子,农民也不例外。
1.现在农村只靠种粮为生的农民已经是少数了,发展特色农业是农民不得不走的道路,毕竟种植粮食的收入根本无法养活家人。有几千亩地的农场主,当然不在这个行列。
2.农民想学习一门手艺,还是比较难的,当年因为各种原因辍学,造成现在想学习新技能,没什么门路,也非常的吃力,只能干些重体力活,来补贴家用。
3.农民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能熟练的使用手机和电脑,无法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技能,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迫于生活压力,只能把自己的想法埋葬在心里。
4.有些农民,走出农村在外打工,可学到技能大多是重复性的拧螺丝啦,按开关啦,对自己以后得工作没什么太大的经验可以积累。
5.还有些农民,转而经营早餐、小吃,起早贪黑、风餐露宿赚个辛苦钱。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