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儒家是统治的思想。这话只说对了一部分,统治者需要一种有利于统治的思想,不论什么思想只要需要和最广泛的民意基础都会被改造成适合统治的思想。西方曾有不信仰基督教的统治者把基督教改造成了国教,只是因为基督教在他的国家有最广泛的民意基础。当时的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仅仅是因为儒家有最广泛的民意基础。否则汉武帝为什么接受当世大儒董仲舒的意见,而不是其它某家的意见?
汉代名为罢黜百家,倒不如说是融合百家儒家为体法家为用。
也有很多人说儒家培养了一大群伪君子不如说是一大群伪君子为了为官从仕皈依了儒家。就算是其它家在思想上占据优势也是差不多的结果。
明末汉奸频出,不是明朝特有,国运式微有钱有权有势掌握了大量资源的人自保而已,他们把自己和家族利益排在家国天下之前。
即使在这种状况下,当时有嫌水太凉的钱谦益,也有说出大丈夫当以死报国的柳如是。京城的高官贵胄们争着投降,南方也有很多人舍命抵抗。虽然最后实在是事不可为还是失败告终,但是他们也是世代饱读圣贤书的世家。中华民族历数次兴衰绵延不绝直到现在,儒家思想居功至伟。
当然儒家讲上下尊卑,讲三纲五常,讲男尊女卑,现在看来这都是糟粕,但是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社会发展状况苛求古人。所有这些思想在当时都是有广泛民意基础的,也是在当时维持社会稳定的代价最小的方式。同时也要看到宣扬天下平等的墨家其实是最早提出忠君思想也是最信奉怪力乱神的。儒家在孔孟时代其实是反对忠君的,荀子开始支持忠君思想看来是对现实的妥协。其它的兵家 农家 法家 纵横家 阴阳家只是停留在工具层面,真正能够构建精神世界的也就只有墨家 道家 杨朱学派 还有儒家。至于为什么只有儒家脱颖而出,是因为如果其它几家的思想都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如果天下真的都像他们信奉的这样了也就真的没什么事了,变得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儒家的思想本质精神核心从四书五经来看更贴切的说法要么应该算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要么就是立足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这样的思想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奋进的动力,承认现实世界有不完美有阴暗面,同时也相信现实有改造的希望并以改造现实将现实改造的更好为己任。
不夸张的说四书五经虽然从辛亥革命开始被批判为精神糟粕,但是认真去读一读就会发现,它们阐释的思想即使放在现代也一点都不过时。儒家讲天下为公,还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还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有这些思想都是对人非常高的思想要求,是需要穷极一生的修行,恐怕在全球也是独一无二。
儒家有无远弗届的包容性,它能包容并融合各种民族文化思想。不论你身在何方,出身如何,什么民族,只要言行符合儒家思想就是君子,就是儒家。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全盘否定儒家,更应该用现代价值观念重新改造古代经典,让中华传统精神在现代社会在全球各国各族重新绽放光芒。
儒家文化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千年,孔老夫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至所以历经千年不倒、不衰,让后人至今仍津津乐道,说明儒家文化虽然褒贬不一,还是有它积极的一面。
中国人经历几千年封建王朝的统治,历代封建帝王把儒家文化当作治国理政、愚弄百姓、选拔人才必考的内容。中国从隋唐开始科举考试,直到大清王朝覆灭,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就是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民间有不成文的说法,也就是传说。凡是创业,也就是开创历史的政治人物,多对孔夫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不感兴趣的。原因就是儒家思想强调的就是三纲五常,说直白点就是上下有序,以皇帝的圣诣他让臣死,臣不敢不亡。父让子亡,子不敢不听。夫让妻去上吊,妻子不敢不从。
而那些守业的皇帝多是尊孔的,把儒家文化当作欺骗普通人的灵丹妙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把儒家文化发展到一个高峰的时代,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和发扬。
中国自上世纪的1919年所爆发的五.四运动,革命青年人第一次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从此以后,中国人走上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推翻压在中国人身上三座大山的革命道路。
五.四运动以后,由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公元1949年的10月1日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以后,中国人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儒家思想并不是一无是处,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教育人们学习文化知识方面,还是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继承和发扬古代的儒家思想,必须遵循古为今用,剔除封建迷信色彩,继承和发扬有积极意义的那部分内容,才能使古代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原创于:2022/01/15)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