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王者”马龙正手技术动图马龙,1988年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现任中国乒乓男队队长,乒乓球历史上第五位男子大满贯选手。
相比与张继科坐火箭式的大满贯历程,马龙可谓是十年磨一剑。2006年,马龙就以重点培养人物的身份随队在不来梅世乒赛团体赛中夺冠,成为男乒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在团体世乒赛上的成功并没有带来世乒赛打单的成功,在2007年的萨格勒布世乒赛输给朱世赫,在此后的三届世乒赛,连续3次在半决赛输给了王皓,再次期间马龙拿过了世界杯、公开赛、亚洲杯等等的冠军,为了一块世乒赛单打金牌马龙用了九年,终于在2015年苏州世乒赛上拿到男单冠军,距成为全满贯之差一块奥运会金牌。
2016里约奥运会男子打单决赛马龙4-0战胜队友张继科,夺得金牌,这也标志着马龙集齐世界杯、世乒赛、奥运会乒乓球三大赛事单打金牌,成为“大满贯”,确切的说马龙是全满贯,拿到了全运会、亚洲杯、亚锦赛、公开赛巡回赛总决赛、世界杯、世乒赛、奥运会所有大赛的打单冠军以及各个分站赛的冠军,名副其实的超级全能王。
正手拉球拉球时左脚在前,右脚稍后,身体向右转腰,重心放在右脚,右肩略下垂,前臂向右膝侧下放引拍。
在来球下降初期摩擦球中部或中上部瞬间手腕往前上方发力,上臂往上提并快速收缩前臂,球拍挥至额头高度身体转向左前方,重心移到左脚。
侧身抢拉侧身抢冲突出速度和落点,用跳步快速移动到侧身位,并且边移动边引拍,身体侧向球台,上半身前倾,重心压在前脚掌上。
充分迎前是打出速度的保障,重心压在右脚,直接蹬地向前挥拍以保证速度,腰腿带动前臂挥动,手臂一定不要与腰腿脱节,在身体的右前方击球,摩擦球的中上部,向前上方打磨,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要制造一定的弧线以保证稳定性。
正手远台拉球远台拉球,有更充分的时间准备,动作幅度比近台拉球更大,应该把腿、腰、手的发力结合,腰部是力量传递的中枢,然后带动手臂、手腕手指。 正反手衔接正反手攻球转换是乒乓球相持对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击球过程中要始终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让重心在两脚间转移,正手击球时重心先在右脚,然后向左脚转移。
劈长
劈长速度快、线路长、旋转强,弧线低平,出手凶狠。常使对方无法获得上手进攻所必须的引拍距离,在接发球时与摆短配合运用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劈长时上身重心放低,前臂以及手腕向怀中内收,拍面后仰角比较小;击球时,前臂以及手腕迅速向前下方砍击,摩擦球的中下部;将爆发力全部作用在球上,加强发力;身体重心要随摩擦球的方向跟出;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进攻。
挑打
挑打的动作小、速度快、落点变化灵活,可以直接通过台内挑打直接抢先上手,占据主动进攻的优势。挑打时右脚插入球台内部,前臂自然弯曲,拍面向来球中下部插入,击球时上身前倾转动手腕,触球中部或中上部,略带摩擦,前臂快速收缩,靠手腕爆发力将球击出;击球后右脚用力蹬地还原。
挑打后对方对球速度很快,所以动作的还原非常重要,有效的进行下一板的衔接。
乒乓网-白開水
马龙中国乃至世界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他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成为历史上绝为仅有的全满冠!全国冠军,亚洲杯,亚锦赛,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以及乒协举办的各国公开赛,全拿过冠军!
这与马龙的打法和性格有关,马龙是一个事无具细,任何事都要做到极致的人!做事稳重,不张扬!这也可以从他的打法看出来!马龙的技术优势是轻灵快,衔接好。不像张继科是那种一招致命的选手!马龙是那种稳扎稳打,多板取胜!这需要他比别人付出的更多,收获的较晚!这是一种优点也是一种瑕疵,导致他比张继科成名早,出成绩晚!但是他的这种打法也有好处,对身体伤害相对较小,可以比继科多一些职业周期。期待马龙取得更好的成绩!2020年横扫东京!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