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嵩有首歌叫《清明雨上》,其中有句歌词是这么唱的:
我在人间彷徨 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 恨不能遗忘
我在第一次听的时候就对这句歌词很疑惑,“东瓶西镜”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是单单为了押韵而强行加的呢?
直到后来有一天我翻看了一本中国古典建筑类的杂志,其中有一篇详细介绍了徽派民居的陈设(许嵩是安徽人),讲到了“东瓶西镜”,豁然开朗。
原来“东瓶西镜”指的是厅堂陈设的布局,在古代建筑中,客厅会摆放一张长案桌,桌子两侧各设一把椅子,类似这样:
而桌子上的摆设也是有讲究的,即“东瓶西镜”,在桌子东边的一侧放一个花瓶,桌子的西侧放一面镜子,此即为“东瓶西镜”。而在徽派的布局中,除了“东瓶西镜”外,在桌子中间一般也会放一座时钟,寓意终(钟)生(声)平(瓶)静(镜),类似这样:
所以当后来许嵩不火的时候,每当有人跳出来说许嵩的歌词是假的”中国风“的时候,跟谁谁谁相比就是垃圾之类的论调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句”东瓶西镜“,因为我知道,没有相当的文化积淀,是写不出这句的。
惊鸿一瞥,念念不忘,一晃十年过去了,尽管歌单里面许嵩的歌越来越少,但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那个燥热的夏天,曾有一个青涩的少年,骑着单车,口袋里装着那个破旧的MP3,迎着炎炎烈日,迎着朝阳和夕阳,穿过忧愁的风和明媚的雨,走过的青春。
Ps:再说一个许嵩那首《庐州月》中让人惊艳的一句歌词吧
那句“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正是我明媚青春中最美好的回忆。
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 · 姜夔
序言: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做为一名嵩鼠,我必须拥有姓名,对于他早期的作品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
今天我和大家细数许嵩的早期的中国风歌词。
1.《庐州月》
-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
- 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
- 月也摇晃 人也彷徨
- 乌蓬里传来了一曲离殇
- 庐州月光 洒在心上
-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 太多的伤 难诉衷肠
-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 庐州月光 梨花雨凉
- 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 家乡月光 深深烙在我心上
- 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但试想以下这首歌叫做合肥月还有现在的美感吗?
2.《清明雨上》
-
我在人间彷徨 寻不到你的天堂
-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东瓶西镜“这四个字没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是很难直到它的意思的,我特意去百度上查了以下一下,旧时,住家客厅堂前的长案桌上设置讲究“东瓶西镜”,即东边放一花瓶,西边放一面镜子,中放一时鸣钟,象征:终(钟)生(声)平(瓶)静(镜),为了协调起见,往往在时鸣钟两旁各放一只瓷帽筒。有当地男人回到家中或外出串门也将帽子取下置放帽筒上,以显有翩翩儒士的风度。
3.《如果当时》
·红雨瓢泼泛起了回忆怎么潜
·你美目如当年
·流转我心间
·渡口边最后一面洒下了句点
·与你若只如初见
·何须感伤离别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诗句在这里改成了与你若只如初见,都表达了一种遗憾的感情。
4.《千百度》
·我寻你千百度 日出到迟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寻你千百度 又一岁荣枯
·可你从不在 灯火阑珊处
这首歌目前已被收录到 何二元主编的人民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修订版 ,可见这首歌有多美。
5.《断桥残雪》
·寻不到花的折翼枯叶蝶
·永远也看不见凋谢
·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
·读不懂塞北的荒野
故事的地点是杭州的西湖,是指白娘子和许仙的情缘,所以”断桥是否下过雪”意为——我们的情缘是不是就此消散,从此只有回忆?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