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人生智慧(老子人生智慧)

人生智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什么是智慧?

字面上的理解其实就是有谋有略,这就是智慧。

自古至今不乏大智慧的人。

具备人生大智慧,首先心怀大爱。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对生命的意义有很好的诠释: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他人奉献,为团体利益着想。

当一个人的思想是利他的时候,就好自然激发出爱的本质,为他人付出是愉悦的。

只有为他人着想的时候内在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而智慧自然迸发。

一个自私利己的人,内在的本质是索取,索取的心理产生的动力是世界为我服务,不需要我付出。这样的心理状态产生的行为模式是被动的,而智慧是需要主动的思考的。

因此,利己主义者定然无智慧。

其次,拥有有智慧的人一定是清楚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

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就无法做到真正的了解别人。也就无法真正了解他人的需要,所做的付出很可能只是自己的需要而非他人所需。这样的付出未必是爱还可能是伤害。

我们身边不乏付出型人格特质的人。可是并不能用智慧来形容。很多人的付出造成对方的压力,甚至是伤害的例子比比皆是。

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你会爱个体就会爱整个世界。

爱个体,指的是什么?就是爱自己。

爱自己不是只为自己索取,获得利益,而是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感受,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样才会换位思考,懂得理解他人的感受。

只有拥有了感受他人的能力,才能够看到别人的需要,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的付出才是有效的,这时候你就是拥有人生的智慧。

最后,懂得如何发挥自身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大利益,懂得肯定他人的价值。

拥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内在的动机是创造价值而非局限于钱财,衡量标准不是对自己是否有利。

智慧不是你所获得的知识多少,而是对生活、对生命有多深刻的感悟。

《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推荐给大家,这本书是毛姆对智慧与现实的如何理解、如何选择的拷问。

想起给儿子读一则智慧小故事:鉴真和尚在修行起初,没有耐心,主持在下过雨之后带他来到寺院的黄泥路前,问鉴真:你能找到昨天的脚印吗?鉴真解答:昨天的路很硬怎么能留下脚印?主持再问:那么现在呢?鉴真解答:现在能留下脚印。

只有泥泞之路才能留下脚印。

这就是人生智慧。

当我们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就会变得有智慧,就能够让孩子具有智慧,浮躁的社会更需要我们内心的沉淀,去发现自己内心不曾唤醒的智慧。

与君共勉。

疫情当前,党中央、国务院迅速科学论证,研究对策,防治兼顾,预防为主,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并且在很大范围内消灭了传染源。我们的社会也井然有序:工人有序上班,学生有序上学,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而远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自恃科技领先,在疫情面前,不尊重科学,不及时切断传染源,使疫情至今未得到彻底控制,致使大量人员死亡,大面积感染,国内秩序混乱。

前者是大智慧,后者谈不上智慧,却显得有些愚蠢。

那么智慧是什么呢?

智慧就是文化进程中独创的执行力。它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

人生智慧又是什么呢?

人生蕴含故事,故事就是人生!三个哲理故事,助你智慧做人,聪明做事。

故事1:小朋友的天真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 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的解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 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当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到底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常人所能理解。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 我要去拿燃料,之后,我还要回来!

哲理启示:当你聆听时,你真的听懂别人要说的意思了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把话说完,这就是听的艺术。听话不要听一半。还有就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不要断章取义。

故事2:禅师的告诫

作家王豖说:“你现在因走捷径所节省的所有路程,不久的将来,都是要靠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弯路来弥补。”

做事太着急,欲速则不达,甚至还会南辕北辙,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曾有学僧问禅师要学多久才能开悟,禅师说十年。学僧又问,如果加倍苦心钻研要多久,禅师说二十年。学僧非常不解,禅师答:“只注重结果,又有何时间和精力注重禅修本身呢?”

哲理启示:急于求成,就会把着眼点放在结果上,忽略了过程,就预估不到可能遇到的问题,无法防范于未然。

故事3:终于放弃的鳄鱼

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挡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攻击,它失败了,但它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更猛烈的攻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攻击了。

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请问:鱼还会攻击那些小鱼吗?它不再攻击小鱼了。它依然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一切的努力。

哲理启示:梦想源于坚持,激情在于持续,如果你在一千零一次时放弃了努力,那前面所做的一千次努力就白费了。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4921.html

(0)
上一篇 2023-01-19 15:51
下一篇 2023-01-19 15: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