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独处的能力。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一是多读书。除了在工作时尽职尽责做好份内的事业外,在闲暇时间,我非常喜欢读书,古今中外的名著,包含有中外小说、名人传记、政治、经济、科普等等各类书籍。通过广泛阅读,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通过阅读大量的名人传记,知道名人背后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点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功光环的背后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无数心血和努力。
二是多运动,锻炼好身体。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对谁都说不过去,不用说给国家社会做贡献了,就是对家庭来说也是很大的累赘了。因此,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至关重要。要想身体好就必须多运动,俗话说得好“运动运动,百病难碰”。个人锻炼的最好形式就是跑步,不借助于任何器械,随便有个地方就能行,还有许多个人能进行的运动,不再一一介绍了。
三是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网络手段,全方位打造提高自己。利用现代化学习提高自己,可进行写作创造,也可根据网络视频全方位发展自己的各种爱好特长,如唱歌、跳舞、下棋、书法等各种文体活动,还可通过观看电视丰富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
总之一句话,“活人不能让尿憋死”,独处的形式丰富多彩。只要一个人愿意独处,总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此前没想过。
现为应答,则忆我74年人生历程:
我,“有独处的能力”。
一、我12岁时(1959年夏)的一个傍晚,从本村农民公共食堂打粥(太稀)回家途中,烫伤了右手拇指。次日须参加小学5年级升学考试,时晨,风雨交加,学伴知情未约我同行,我则毅然撑伞冒雨独步赴考。
二、1964年9月,我在北京读高一,时因(闹痢疾)“饥贫疾患”,仅入学21天便自主退学了。
三、1975年7月,我婉言谢绝了校领导(郭万忠)要我接其班(北京市顺义县张镇中学书记、革委会主任)的商求。
四、1978年11月15日,得知只因学历“初中”,免我中学副职。便随即给逐级组织写信,表明个人意见:“给我写出免职的文字理由或对我作出文字形式的组织鉴定;否则,保留个人意见”。
五、1978年12月11日,县文教局来人与我谈话:拟调任中心小学副主任。我当即表示“不同意”,“愿在张镇中学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六、1979年1月6日,我向新任校长表白个人意愿。其专程去县文教局后告知:不调离张镇中学,做教导处干事。
七、我主动提出“兼教点历史课”,校长同意了这一请求。
八、1984年暑假期间,我昼夜复读,倾心备考,人生幸运,天道酬勤,被录取为北京教育学院历史大专函授班学员(转政教班学习)。
九、独立自主,挑战“唯学历论”成功——1987年7月,获取北京教育学院颁发的《高等师范专科(政教学业)毕业证书》;2002年10月,评审为中学高级教师。
十、退休了的我,依然喜欢独处——诌写诗联,独自遛弯。
有啊,而且非常喜欢,享受!
有的人不喜欢独处,会觉得孤独,喜欢热闹,而我恰恰相反,喜欢独处,一个人安静的呆着,不喜欢人多,因为人多,我就要带着面具,开心不开心,都要开心,否则就会被说,脸色不好给谁看呢,所以我宁愿选择独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独处的能力,其实就是可以接受孤独,享受孤独,可以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没有问题。
一个人看病,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搬运家电,全都做过,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所以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有能力独处的,偶尔会觉得如果有一个人帮忙就好了,但也就是一阵,不会想太多,因为相对而言,对我来说,还是弊大于利的,最终还是独处比较合适!
其实独处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只是实际有没有可以施展的空间而已,女生,没有天生的女汉子,都是后期被培养,锻炼出来的,如果凡事有人帮忙,固然很好,自己也落得轻松,但是没有人,那就只能靠自己,久而久之,也就不再需要其他人了。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