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评价弘一大师的传奇人生呢

弘一大师虽出自佛门,却有一颗炙热的爱国心。弘一大师曾告诉僧众,念佛之人也要心系国家安危,这是关爱芸芸众生的表现。

乔山苍苍,鹭水汤汤,国旗遍飘扬!健儿身手,各献所长,大家图自强。你看那,外来敌,多么狓猖!请大家想想,请大家想想,切莫再彷徨。请大家,在领袖领导之下,把国事担当。到那时,饮黄龙,为民族争光!到那时,饮黄龙,为民族争光!

后来,弘一大师的学生丰子恺抄录了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使它得以流传。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弘一大师写下“殉教”两字横幅以明心志,并在横幅上写下题记:

曩居南闽净峰,不避乡匪之难;今居东齐湛山,复值倭寇之警。为护佛门而舍身命,大义所在,何可辞耶? 于时岁次丁丑旧七月十三日,出家首末二十载。沙门演音。年五十有八

弘一大师将学佛与爱国统一起来,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气节,令人敬佩。

弘一大师(1880-1942)是我国近代一个戒行精严的有名高僧。

弘一大师俗姓李,初名广平,又名成蹊,字叔同;留学日本时改名岸、又名哀,号息翁,名字屡易,一般通称他为李叔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别署很多,常用的有一音、弘裔、论月、昙昉、僧胤、月臂、胜音、胜髻、胜臂、亡言等。

在中国百年的文化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公认的通才和奇才。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最早将油画、钢琴、话剧引入中国,擅长书法、诗词、丹青、音律、金石,是整个学术界神一般的存在。

他出身富贵人家,风情、才华与万丈红尘齐高,他有报国之心,亦在艺术道路上,走出了千万人难以走出的幽境。

然而,就在38岁那年,他毅然斩断红尘,行舟渡河,来到了孤独深寂的佛门之中,从此再也不过问凡尘。

世间再无李叔同,剩下的只有弘一法师。剃度之后,他苦心研习佛法,钻研《四分律》和《南山律》,花四年著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

1942年中秋过后,弘一大师自感病势已重,圆寂之前,弘一法师留下绝笔,那是令僧俗弟子无比感怀的四个字: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前半生风花雪月,交友宴饮,以一己之力推动中国文化和艺术,是举世瞩目的天才;后半生尝尽人间悲欢,笃志苦修,成德高望重的高僧。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5537.html

(0)
上一篇 2023-01-21 11:38
下一篇 2023-01-21 11:4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