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的运用知识才是王道,单纯的积累知识没什么用处。
摘抄一些精华诗词佳句,或者一些文章妙句,如果只是摘抄,不去记,也不去背,更谈不上理解的话,抄再多也是白抄。只有把摘抄的内容记在心里,才能提高个人文学素养和知识底蕴。
除了记和背,还要学会运用,学会运用50则佳句或成语,远比摘抄100则句子有用。
摘抄句子,最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你得把每一句的意思和用法弄清楚,不然你在写作文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运用。
打个比方,“野人献曝”这个成语,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该怎么用?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山野村夫,他没有避寒的高楼广厦,也没有取暖的丝绵狐貉,他觉得晒太阳很温暖,就把晒太阳的一点心得奉献给大家。
所以,你可以把它用在主题为奉献、分享的文章里面。
同时这个成语,让人联想起相关词语“夏濯其泉”,那么这两个词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什么是真正的单纯和快乐,那就是“野人献曝,夏濯其泉”,冬天晒太阳,夏天泡清泉,淳朴之乐。
所以在写作文时,你可以这么说:“现代人的生活纷呈繁杂,会有各种不如意,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葆有“野人献曝”的精神和心性。”
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你不一定按我的思路来写。
同时还要学会举一反三,想起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不仅要懂得正用,也要懂得反用。
好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个成语,这原本是形容楚国先民若敖、蚡冒开创基业时驾着柴车、穿着破烂衣服开辟山林荒野的艰难。你可以用它形容一个人的落魄和贫穷,同时你也可以用来比喻创业的艰辛,和开括耐苦的精神。
又如“不舞之鹤”这个成语,原意是指一个鹤不会起舞,没有观赏价值,用来讥讽无能的人。但是呢,你可以反过来用作自谦之词。鹤不一定要靠起舞来取悦别人,而要保持自己的卓然和出尘之姿。
当然,让你灵活运用,不是让你乱用,随便用,切记不要误用,否则殆笑大方。
像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很多人用来用作“学海无涯,不要停止学习”,但是却忘了后面还有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很高兴解答你的问题!?
对于一名六年级学生而言,若想写好一篇作文,除了掌握文本架构和写作手法外,语言得体、优美也是不可或缺的!
人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学习的,我们咿呀学语时,父母便教给我们简单的词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词汇越来越来,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
作文中的词汇需要“书面语”,而我们平时讲话属于“口头语”,两者不可混为一谈。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平时讲话滔滔不绝,一到写作文就熄火的原因。我们的书面语到底从哪里来呢?穆老师分析如下:
(1)电视上获得;
(2)父母老师言传声教;
(3)课本所学;
(4)课外书籍获取;
(5)报刊杂志,媒体网络;
……………………………………………………………………
不论哪种途径获得,用摘抄本摘抄句子还是很不错的方法。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该如何摘抄好词佳句呢?又该如何去应用呢?且听穆老师为大家做详细解析。
一【如何摘抄】
(1)每天一摘抄,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句要及时查字典、词典或网络,明白其意义及用法,以便是日后更好地应用于作文中。
(2)所摘抄词汇一定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万不可摘抄一些污言秽语或不合时宜的网络用语。
(3)一定要从经典名著中去摘抄,一则保证其质量;二来“出生名门”,有底气。
(4)摘抄的同时,最好在书本上进行“评论注解”或写上简单的“心得体会”。二【如何应用于作文】
(1)经常翻阅摘抄本,最好达到背诵程度;
(2)平时写作文时,一定要翻阅摘抄本,必须将平时摘抄的好词佳句用上去。(初期,不论是否切合,即便牵强,也要用上去。时间久了,自然就会用了)
(3)一定要去掉平时作文不查资料的旧观念,否则不会有进步。
(4)经典优美的句子用在作文开头结尾时,一定不要照搬照抄,要适当的进行修改,变为自己的东西。(相信一段时期后,你就有推陈出新的能力了)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还在犹豫什么,抓紧时间去摘抄吧!
希望穆老师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