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形容日本旅游,形容日本的成

这话中国自古就有:“行小善而为大恶,谨小是而纵大非,重小礼而弃大义!”。

放到近现代来看,则体现得更加具体而又生动。

1.行小善而为大恶。这是一个对人类文明几乎毫无建树的民族,说破了天,也不过是亚洲现代化的先行者,然而其“久穷骤富”后,做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为恶乡邻”。稍加统计即可得出结论:明治维新以来直接或间接亡于日本军刀和枪口下的人数,达到了惊人的4500万。而整个二战死亡人数不过是6000万,日本当时人口也不过是7000万,可想而知,这是个多大的“恶”!

希特勒德国相比日本,简直类似于萤火相比太阳。

然而,没有”最“大,只有“更”大,那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不齿的“强征慰安妇”!就算这样板上钉钉的事,日本初始纠结于数字(准确的数字是40万),现在更是直接否认该事实。

我就不说南京大屠杀了,恶不可及!

2.谨小是而纵大非。中国人常说:“一衣带水,友好邻邦”,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千年以来,我们中华用独有的文明和文化,从文字到语言,从服饰到饮食,从建筑到器具等等,无一例外都滋养了日本。当此时间,日本处处谨小慎微。然而,只要窥探到一点机会,它就会立即撕下伪善的面具,将魔爪伸向中国。

二战结束以来,日本人常说的两句话:一是,已经道歉了。二是,已经过去了。然而道的歉是不情不愿,过去了的却是翻脸不承认了的。

例如,靖国神社里供奉的那群杀人恶魔,究竟是宗教的祭拜,还是国家的表彰?何须你我判断!

3.重小礼而弃大义。以鞠躬闻名天下的日本,礼貌背后,全是冷漠。例如将核废水排往大海,一边鞠躬说着对不起,一边干着危害全人类子孙后代的勾当,毫无公义之心!再例如具体到个人,此前青年男子因患新冠无法入院治疗而死亡,从病人到医护,从急救中心到医院,每个人都说着彬彬有礼的话,内容无一例外都是“请你去死”!有网友评价到:”说着最有礼貌的话语,却是最冷漠无情地拒绝“,诚哉斯言。

为什么日本人如此分裂?想想他们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动不动自杀代表什么?对自己那么狠的人,会对别人友好热情?

最后,我想到了著名的东京大轰炸,1945年3月美空军开始轰炸东京,到5月结束,初略统计共炸死约50万日本人,把日本东京炸的医护人员只剩下9个医生和11个护士。

2021年4月,日本首相菅义伟访美期间特意去了一趟美国阿灵顿公墓,给因为轰炸东京而牺牲的美国飞行员献花。

这算什么?“小善,小是,小礼”罢了,其内心里实际上藏着“为大恶,纵大非,弃大义”的隐忍!

所以,祝美国好运!

走夜路怕鬼,大喊壮胆,吓了别人,自己更害怕。

野狐以为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日本还是比较准确和形象的,日本人的文化心理比较脆弱,他们集体的生命意识充满着悲剧,日本文学中有着突出的“物哀”情结,这一情结中最鲜明突出的就是凄美的追求,文学的立意中充满哀伤与悲情,甚至赞美歌颂死亡。

《万叶集》堪称日本的《诗经》,《源氏物语》算得上日本的《红楼梦》,加上川端康城的系列小说,足以代表日本人的文化心理。从这些书,及其他日本典籍中明显的暴露了日本民族脆弱的一面。悲哀、脆弱、孤寂的文化心理,源自于日本的孤岛地域。

日本是岛国文化,不同与中国的大陆内河文化,四望是海,不着边际,心中充满危机和幻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加上资源短缺,日本人一直充满忧患意识,这也是日本快速发展的一个动力。

樱花是美丽的,但也是短暂的,对樱花的情结,正是民族心里的一个表现,日本人爱美追求美,但充满幻灭和悲观。他们因为恐惧而大喊大叫,他们的武士道和军国主义,本质上是虚弱和恐惧的一个极端反面的表现,所以说是因害怕而大喊大叫,吓了别人,自己更害怕。

二战期间,出于战争的需要,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民族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其著作《菊花与刀》对日本的国民性有比较深刻的探究,可以作为野狐此话的一个注解。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5669.html

(0)
上一篇 2023-01-21 14:08
下一篇 2023-01-21 14:3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