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经典,就是可以作为典范经久传阅下去的书籍,虽然说现在社会发展的很快,市面上经常出现很多新作者和新观点的书籍,让我们感觉更容易融合进去,更容易接受。但是经典书籍的好处还是非常多的,它不仅是文学的一种直接表现,也是指引人们生活思想的一种特殊方式。可以启迪民智,陶冶情操,增加内心丰富度,增加眼界和思想的宽度。同时,作为文学典范的经典作品,总是能让我们在其里面窥探到人生更独到的处事观点,感受到更深刻的世间人情冷暖,见证不一样的自己不曾知道的那些故事的魅力。
所以,读经典书籍,是非常好的一种阅读方式。此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待。
第一,读经典书籍就是去找知识的源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宋代朱熹的这首诗词,就能很好的阐述我们读经典书籍的心境。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首先因为那是前面很多读过的人推荐而来的,其次,因为这些书籍里面的行文文采、思路、情节、哲理等都有特别的独到之处,这样的书籍不读又有何道理呢?
在我们搞不清楚一个问题的时候,在我们内心孤独郁闷无法释怀的时候,在我们需要一些东西作为精神上的支撑的时候,经典书籍就会像我们的朋友一样,陪伴我们左右,这时候,我们从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被经典书籍如导游一样指引着,于是感觉虽然此刻“山穷水尽疑无路”,但是越来越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正如朱熹的诗句,我们看到了天光云影。它让我们内心有了力量,有了思想的归宿,有了探索后的得到。这种精神上的获取,又有什么可以代替的呢?
中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几人没有看过,看过之后我们又愿意津津乐道,是因为它具有代表性,具有经典的特点。
这些书籍让我们不仅了解的历史,也懂得了道理。里面很多词句不仅让我们竞相传颂,还可以作为我们指导后人,自己拿来模范的范本。
这些就是源头,知识的源头,只有找到了这些源头的书籍,你的书才真正读到了一定的基础和境界,总是能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第二,读经典从古至今都是我们学习的必经之路。
古时候人们以孔子的论说作为经典,然后流传至今,那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到现在都启迪着我们,给我们人生智慧。清代以四书五经等作为典范,沿袭人类的智慧和道德规范。现代人更是愿意读经典,所以从幼儿,就开始学习国学、学习古代寓言故事,让孩子读四大名著,甚至读国外的经典书籍,这些书籍让我们的文化有了一定的基础,使得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成为了我们指导生活方方面面的基本。
作为文人,阅读经典可以让这些人们的文化内涵更丰富,文化基础更坚固,也对于写文章,著书立说有着成熟和直观的指导性。
作为普通人,在这些经典书籍里去找找人生,找找书籍带来的乐趣,也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读书读经典,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
我们还是拿中国的四大名著来举例子。《红楼梦》里的人物命运让我们不仅觉得悲凉,也让我们看到现实社会的现实与冷酷。同时,它又是那么让人回味,因为里面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让人觉得凄凉悲惨又充满朦脓的神秘感和憧憬感,宁要“木石之缘”,也不要“金玉良缘”。这样的爱情故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对爱情有期盼和自己的思考,也有更多的向往。
《西游记》诙谐有趣,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唐僧师徒的取经最终圆满成功,这个经典的故事多方位多角度的告诉了我们一些处事的道理和法则,比如忠诚护主,团队力量、面对诱惑的定力,发挥个人优势,如何交际等,而且这里面的爱情故事如唐僧误入女儿国的故事,也让我们在爱情方面得到很多的参考和期许。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社会的帝王军队生活,烽烟四起、锣鼓喧天的恢弘景象;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人的做人做事的方法和处事原则。“桃园三结义”成为了忠义的典范,从此我们知道了这世界还有一种友情更比金坚,那就是义气。
所以你看,他们的人物的性格、做事习惯等,都在我们阅读了这些书后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也可以纠正和借鉴到自己的生活中,使得我们的内心变得丰满起来。
总的来说,阅读经典有诸多好处,如果你没有时间读其他的书,建议你还是要读读经典,读一本经典书籍,胜似读10本普通书籍,因为它更全面、更像百科全书一样给你智慧。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5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