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经典处事名言有:
1 .凡事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在曾国藩看来,任何事情都不能等到明天,今日事今日毕,否则日积月累,终会造成累疾而难以消除。所以他要求自己的子侄们要有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要有勤奋的精神做保障,就可以勤能补拙。
2 .尽一分心,做一日事,不计成败。
曾国藩强调,做事要过得硬,只有用尽自己的每一分心来做好每一天的事,至于成功和失败,就不要太计较了。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害怕失败,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还没开始做事,就思前想后,顾忌这儿忧虑那儿,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这样反而会失去许多机会,不能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做事,其结果只能是失败。做事只有不计成败,把注意力放在所做的事情上,专心做好,其结果肯定是成功的。
3 .从波平浪静处安身,莫从掀天揭地处着想。
曾国藩这句话看似胸无大志,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在波平浪静处安身立命,不要把自己置身于风口浪尖之上。”做人做事,只有先在波平浪静处站稳脚跟,才有可能应付波涛汹涌的险境。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先埋头苦干,做好自己的事业,过好自己的日子,才能尽自己的努力去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伸张正义,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而做到“兼济天下”。
4 .成事之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曾国藩这句话,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不同人士,一个人但凡每做一件事,只要做到精神专注就能做好,如果杂乱无章必然做事无成。当代的生活繁杂多变,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很多人都会被眼前的一些迷雾所遮蔽,迷失了方向,左顾右盼,忽视了专注的巨大力量。“以专而精,以纷而散。”提醒我们,专注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在充满荆棘、坎坷的人生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敞亮。
5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足。
曾国藩所说的“三不”,不贪图钱财、不失去信用、不自以为是,有了这三样,自然而然连鬼神都会俯首钦佩,无论到哪儿都会得到人们的敬仰与尊重。只有不贪财,才会廉,只有廉,才能无忧无患、平安度日;只要不失信,则为诚,一个诚而有信的人,就能得到别人的爱戴,可以避免生活中那些潜在的危险;只要不自足,做人不自以为是、不自满自大,始终保持谦逊,时刻反省自己的过失,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能看见别人的优点,这样,就能扬长避短,能够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6 .择一术以坚持,他术不可全废。
曾国藩是个做事很专注也很认真的人,他深知一心不能二用、做事不能见异思迁的道理。所以他强调:“选择了一个方向后就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同时也不能对其他方面有所偏废。”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是:一本书还没有读完,就绝对不会去读第二本书;在读书时绝不处理其他政务和军务。俗话讲“贪多嚼不烂”,做事贪多,到最后肯定是一事无成,什么都做不好。另外,在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偏废了其他事情,只不过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千万不可本末倒置,要把力气用到点子上,这样才能精益求精。
7 .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曾国藩为人一生求稳,“首先谋求的是稳妥顺当,然后再谋求战术变化。”他要求子侄们做事要沉稳,凡事要考虑好了再去做,“磨刀不误砍柴工”,即便因为思考而耽误了一些时间,也好过因为冒进而铸成的大错,使得前功尽弃。这句话提醒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事先考虑周全,不仅要有稳重的态度,还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这样,做起事来就能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8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曾国藩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提醒我们要学会谨言慎行,“做事不能随心所欲,说话不能胡言乱语。”谨言慎行,就是要学会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曾国藩认为,用花言巧语去取悦于人,最终只能给自己带来困扰,闲言碎语不仅会给他人的生活造成矛盾,还会扰乱自己的心神。谨言慎行,强调做人不可锋芒毕露,也不能因为圆滑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与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直来直去的性格是不合时宜的,委婉的处事方式总会更容易被人接受,做事谨慎小心一些,对人温和圆滑一些,总归没有坏处。
9 .不随众人之喜惧为喜惧。
曾国藩认为,人的意志决定人的成败,意志力是一种心如鼎镇、志如磐石的态度和品质。一个人应该做到“不会跟随大家的欢喜而开心,也不会跟随大家的担忧而害怕。”人生之路,犹如逆水行舟,需要人们以极大的意志力去支持,坚持就是忍耐,在艰难困苦面前,不能退缩,只有受的住苦,才能品得到甜。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那些意志力坚定、经得起痛苦煎熬的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10 .凡事,做一节,说一节。
曾国藩是一个有名的“语迟”,每当大家在一起讨论事情的时候,他总是最沉默的那个,但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他总能给出一针见血的见解,可见曾国藩的城府有多深!所以他总是强调:“凡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完一件事情,然后再评述这件事情。”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说到做到,切不可在还没有做到之前就信口开河、空许诺言。一般来讲,从一个人说话办事的态度上就基本能看出此人的品格习惯,多嘴多舌的人大多心性浮躁,不懂得话到嘴边留三分,这是成功人士之大忌。尤其是要懂得不能轻易评论他人,不要随意发表看法,说话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管得住自己的嘴,避免“祸从口出”。
图片来自网络。
记得学生时,历史课中讲:曾国藩是晚清的名臣清官,大德圣人,还有他很多政绩等等。上班以后发现,公司老板也会用他的处事名言来鞭策员工,当然曾国藩的处事名言有很多,但对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以下几个
一、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我觉得人非圣,孰能无过,是人都会犯错,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二、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立见小人,故曰:“终生为善不足,一日为恶有余”
不以小善而不为,不以小恶而为之,《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行善事积德,不仅关乎自己,更关乎家庭子孙,好的德性影响着家风和子孙,在别人眼里你与你的家人也一体不分,所以你行善,自然就是为家庭子孙积德
三、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和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则人。
礼义廉耻,可以用来要求自己,不可用来要求别人。要求自己则能少犯过失,要求别人则难以与人和睦相处,难以与他人相处就不合乎处世之道。所以君子只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则对别人求全责备
四、人有一事不妥,后来必受此事所累。如器有隙者,必漏也。试留心观之,知他人则知自己矣。
不管是我们顺风顺水的时候还是失意落魄之时,都会有一些错误发生,所以应该时时反省自我,不能让自己身上的一些坏毛病有机可乘,人不怕犯错误,就怕不知道自己犯错误,得意的时候忘乎所以,就会很容易“乐极生悲”。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