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爱是什么,是淡淡的喜欢,还是视为生命的火焰?是飞蛾扑火的壮烈,还是默默的恒久忍耐呢?我认为爱是对我们自己心灵和灵魂的一种慰藉,和爱的对方无关。一切由爱生恨的行为都是错误的爱的方式。
由爱生恨在现实中经常会发生。我认为这不过是一开始爱就带有目的性,而没有获得所造成的。
有人说: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和牺牲,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和幸福,你之所以爱她也是想让她快乐和幸福。爱是无私的付出,如果你在付出时就想着要回报,那这种爱不够纯粹,是带有目的性和利益性的,是造成由爱生恨的根源所在。
在《三生三世枕上书》中白凤九就是个非常讨喜的人,她对帝君的爱人尽可知,是浓烈的、炽热的,但是却不是咄咄逼人的,她可以为了帝君付出生命,确实也几次三番的险丧命,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要帝君的回报。因为她觉得爱帝君是她的选择,帝君爱不爱她却是帝君的选择。所以,白凤九最后得到了帝君的爱,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谁想要一份沉重的,总是在时刻提醒你回报她的爱呢?
但是,姬蘅却恰恰相反,她根本没有付出什么,却想要回报。我爱你,我这么爱你,你却不爱我,姬蘅是一厢情愿的,为此还用父亲的信物要挟帝君,让帝君对她彻底的厌恶。她的爱是带有目的性的,所以得不到想要的爱就把这种爱演变成怨,再得不到回应或者拒绝就变成了恨。
由爱生恨是什么感觉?知乎上有人这样解答:
恨一个人
什么感觉大概觉得
看着他
我就能想到
我与他那些无关昼夜颠倒黑白的往事
像是嘲笑的耳光一巴掌一巴掌的甩着自己的脸
我说我恨你我就是希望你
走路都会摔跤
吃饭会被噎住
凡是以后没有我的日子走在街上都会下雨
光看文字都能看到满屏的怨气,由爱生恨不过是不放过自己,通过惩罚自己来诅咒别人。
用心理学来解释,由爱生恨不过是心理的一种自我防卫机制,爱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情绪,如悲伤的、气愤、开心、难过、不甘、愤懑等,这些情绪会持续的堆叠,一旦堆积如山会水漫金山,找不到宣泄的出口,这个时候我们的心理防卫机制就会启动,就会把这种矛盾转化,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情绪表现形式,那就是恨。
每一个离别都是蓄谋已久,又何必去浪费更多的感情,让自己活在回忆中。
同样一个人,我们可以由爱生恨,也可以由恨生爱,人没变,变的只是我们的念头。
亲爱的,放过自己吧,让过去随风消散,重拾生活的希望,重新出发找寻真正的归处。
由爱生恨是真的有,爱是恨的缘由。爱的越深,期望就越大,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心理学家狄奥多·芮克在《恋人的心》中表示:恨是爱的强烈反弹。在‘爱’中,其实藏有许多与爱相反的特质,诸如:嫉妒、敌意、占有、毁灭。以致於当爱不再复得时,爱中的恨意取而代之,就形成爱的战场。因此,爱恨之间不过一线之隔。当爱情不如自己所想,遭遇分手,宁可玉石俱焚,却始终不愿让自己受伤的心降伏於理智之下。当爱情初动,嫉妒、紧张与愤怒之情虽在,当事人想要避之而不可得,但这些情绪却是无意识的。而现在,当爱情衰煺,那些情绪重临,大部分却已不是无意识,而是有意识。
热恋时,往往两个相爱的人之间有关系很好的时候,想也不想就对TA好,无论刮风下雨、天崩地裂,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到处都是甜蜜的天堂;也会有冲突很大的时候,一旦爱情由浓转淡,想起往事种种,历历在目,对方的优点变缺点,时间越长矛盾冲突就积累得越多,到后来就有可能产生恨。
因为曾经爱得那么认真,尤其当你觉得你这几年为TA付出的很多,但得到的却很少,而且你感觉TA还有可能会抛弃你,离你而去。你会心痛、会不平衡、会觉得不值得、会下意识地恨TA耽误你的青春,你就会恨不得要对方付出代价,才能偿还自己当初所付出的一切。
所以恋爱的时候,我们可以多理智的思考一下,两个人到底合不合适,不要让当初相爱的两个人产生很糟糕的后果。只要先考虑清楚了,将来你就不会因为TA无法给你而心存怨恨,不会由爱生恨。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6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