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曾经学过《论语》哪些经典语录看过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么,你有什么启发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是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亦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间的言语行事,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就我个人而言,学习论语,主要在做人做事,教育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方面,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首先,在修身做人方面,《论语》中提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们所处的生活中也一样,有的人就喜欢自以为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你们行事自己也不愿意做的时候,就不要强加于别人了。他还强调“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做人要正直才能光明磊落,在现今社会,有的人因为扶老人被讹,而从此不敢在迈出帮助别人的步伐,学习《论语》它会让你懂得正直的伟大,会让你知道所谓的“邪不胜正,公道自在人心”所以,你要相信这个世界总是美好的,你要相信这个世界光明磊落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 其二,孔子在教育学习方面有很多值得当今人借鉴的地方,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不分贵贱,贤愚,人人都可以受教育”,此外,孔子十分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既重视学,又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让我们自己通过提问、思考、总结的学习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其三,通过学习《论语》,提高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论语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显而易见.他讲述了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更在修齐治平上实现安邦立国的大使命。中国历代先贤,有多少人深受孔子思想感染,从而创作出更多的经典。《论语》中的“仁”、“礼”等中心论点无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正是通过学习《论语》才让我知道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非只有四大发明等。 这些是我对读了《论语》之后的个人心得,读书可以使人明智明理,但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感悟,《论语》一书博大精深,承载中国先贤的智慧思维,是我中华之瑰宝。希望大家可以多读一些这样的书,会让我们的人生少走一些弯路。

1.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也

2.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此四者亦论学之总纲。夫子之道,其体则一贯,习之而有分。志于道,然后趋向正,且有所用力,不致苟安于目前,浑然忘乎远大。据于德,善其操守,深固根本,不为物夺,积德累行,必将日见其崇。依于仁,发乎仁而见道,存此仁为有德,道德之名虚,显诸仁方睹实,知依于仁,不违于道德矣。游于艺,儒家之道德,非玄非妙,超然物上,必具于事,六艺之学,必须学会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⒌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插图]而为有,虚而为盈,约[插图]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论语·述而》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

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

【参考译文】

此孔子处事之法,中庸之道也。于事情之两极端,分别认识清楚,不走入任何一个极端,而使事情恰到好处,无过不及,则事理就显现出来了。儒家之道,决不走极端,而其道理也便在极端之中。

9.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颜渊》

1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于丹《论语心得》

⒈《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成功地让我们普通人对《论语》都能有一种感知的认识。

⒉小故事反映大道理,体现永恒的真理。

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用最朴素语言讲述。例如:同为花岗岩,台阶不服气地向佛像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告诉我们内心的从容缓和是经过千锤百炼修炼的。用这个故事告诉告诉我们70而从心无所欲的原理。

该书也有对《论语》思想的歪曲和所宣扬的“新阿Q精神”。有些讲述有些夸张,词语描述过于华丽。文过饰非。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694.html

(0)
上一篇 2022-12-12 13:04
下一篇 2022-12-12 13:3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