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现在的自己是幸福的。本人已退休赋闲在家5年了,在生活上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照顾好老的,我和老婆我们上有86岁的岳母,每月要陪伴一星期;我有83岁的父母双亲每月要陪伴4天并拿2000元生活费。我们夫妻现在的生活就是这样要照顾好老的,感到生养我们的父母能在子女的陪伴下,衣食无忧、快乐生活、安享晚年,我们心存幸福。
二是照顾好小的,我们有一双儿女,分别都结婚成家立业了,孙女6岁,平时由我和老伴帮助照顾,偶尔也帮女儿照顾一下4岁的外孙,感觉在照顾小的时候,通过我们亲手呵护,孙辈们一天天长大,心里充满了喜悦。
三是照顾好自己,退休这几年,我体会到,不论退休金高低,保证衣食住行无忧是没问题的。要追求晚年的幸福:它首先在自己的心中;其次在自己的手中。
为什么说在自己的心中呢?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幸福,你就是幸福的,哪怕地位卑微,十分清贫;你感觉不幸福,就是不幸福,即是家有万贯,声名显赫。
从心理学看,需求的满足,就是幸福。要想幸福,就得减少不切实际的欲望,这才不会产生需求难以满足的痛苦。
从比较学看,幸福总是相对而言,纵向比,横向比,就看你怎么比。路上行人万万千,到底幸福不幸福,感觉全在你自己。
如,父母为子女带孩子的问题,网络上讨厌或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生他们养他们就奉献够了!再为他们当保姆?我的幸福哪里找?对子女如此心态能幸福吗?
又如,孝顺父母的问题,网络上说:这是道德绑架!我生你养你小,你要负责养我老,这是利益交换等等奇谈怪论屡见不鲜!对父母如此心态能幸福吗?
为什么说幸福在手中呢?作为退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乐趣、理想追求、去寻找,找到适宜自己的精神生活载体。现在我们生活在:国家大局稳定,社会安宁祥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各种物资丰富市场繁荣,人们安居乐业,交通四通八达,出行方便的社会环境里。我们这些退休老人安享晚年,天天乐呵呵的,从事着各自爱好的各种活动。我为了使生活有规律,要求自己:1、“头脑不能闲”,2“身体不能懒”,3、“吃饭不能俭”,4、“政事不能忘”,5、“好景悠着看”。(具体内容参见“我的退休生活”)
后来,我看到“今日头条”很有意义,就申请注册了个账号,使自己交更多的网友,以探讨人生、探讨生活,每天看一点,听一点,学一点,悟一点,写一点。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充实、更快乐、更幸福。
图片来自网络。
我认为现在中的我混得很好,凡是能争取到的东西,我已经争取到了,但是我到退休还有三年时间,所以我还感觉不到所谓的幸福,相反我还在纠缠不休的家庭纷争中,常常被搞得十分疲惫,于是现在中的我,既有幸福中的向往,又有在痛苦中的煎熬。
简直,人这一辈子,既要有痛苦中的打拚,又要有美好中的回忆,假如缺乏了其中的一方面,那么一个人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一个人越在痛苦之中的时候,越要对未来有所向往,倘若看不到美好的未来,那么活着的感觉真的难受。
一个人活着,若想得到真正的幸福,那是绝对不可能,如果有的话,那也是暂时的,我如今在想,但等我退休后,一定能过上十分幸福的生活,到了那时,自由有了,金钱也有了,但是,一个人太自由了未必会产生幸福感,相反倒有许多寂寞和孤独的感觉,它们会常常折磨着你,令你生不如死。再说金钱吧!钱这东西,太少了不行,会使你的生活处处显得艰难,钱太多了也没多大意思,吃么吃不完,用么用不完,只能任其躺在银行里,倘若存款多了,还担心自已用不着该怎么办?
总之,我所认为所谓的幸福,那就是不愁吃穿用就己经达到了,所以在这个社会上的人,一般都能到达幸福的境地,假如你还不满足于此,那么是祸是福就难以预料,人这一辈子,知足者常乐,相反不知足者就常哀,特别是一个到了花甲之年,有多少本领都使出来了,再拚命努力那就是垂死挣扎,若是你还十分贫穷,那就是你的命,那你就得老老实实所从命运的安排,去过好自已的一辈子。这对于你来说,也未必是一种坏事。
幸福不是你争取得太多,而是计较得太少。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