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的时候,离我读书的小学不远的地方,有一栋老木房子里,住的是一个养路班班组的工人们,他们的工作,就是日常的维修养护国道,那个时候的国道还没有铺草砂,哪里路有坑洼了,就弄个拖车拉上几担碎石,填上就完事了。
若是有大的路面维修,就会来喊我爸开拖拉机给他们拖运砂石,我经常跟着老爸坐拖拉机玩,时间久了,就和他们玩的熟了。
养路班的几个人都不是我们本镇的,有时也会进行人员调动,我读小学三年级那年,养路班调了个大专生小林来,说是来实习一段时间的。班长廖大哥对这有文化的小林宝贝的不得了,九十年代我们这偏僻的乡野山区读过大学的人是很少见的,毕业了能到这种地方工作的更是难得,谁不稀罕啊。
廖大哥不知道在哪里弄了只小狼狗崽子来,送给小林养着。说小林几百里外的地方来的,人生地不熟,养个小狗能解解闷子。
小林对这小狼狗的到来确实高兴的不得了,养
路班的生活是有些枯燥的,而且他和班上的年纪大那么多的同事们确实没有多少共通的语言,刚入社会的他不打牌不喝酒,又听不明白他们那些稀奇古怪的乡野荤笑话,但这只狗狗的到来,多少充实了他无聊的时光。上班的时候,他弄一链子把狗儿栓在拖砂石的斗车把上,走到哪跟到哪。下班了,就弄点吃食,训练狗儿坐卧奔跑的指令,玩的不亦乐乎。发下工资的时候,也经常找我爸给他带些猪骨头,煮一锅骨头汤,给狗儿打牙祭,把个狼狗,硬是养的肥头大耳,油光水滑,像个七八十斤的小猪儿一样的了。
这养狗和养孩子一样,养的好了,它就不怕人,和人亲近。小林养的虽是只狼狗,宠溺惯了,没有一点狼狗该有的威风。沿着国道上百户的人家的大人小孩,见着谁都是摇头晃脑,伸舌头哼哼唧唧一副撒娇的憨样子,平日里和小林形影不离,唯独要是走在路上碰到谁端着个碗吃饭,就蹲在那眼巴巴的看着,伸着舌头哈喇子流着老长,非得要蹭上一口才肯挪下步子。小林只有这时候才无论如何都使唤不动它,经常弄的面红耳赤,尴尬的要命。养路班的同事们也因为这是憨趣的胖狼狗和小林多了许多共同话题,给这只狗取了个雅号:“八戒”。
时光飞梭,小林一年的实习期很快就要结束了,不曾想这时候却出了事。那天养路班租了村里贺叔叔的盘式拖拉机拉砂石,装了满满一大车斗,在很长的一段下坡路上刹车失了灵,拖拉机一路狂飙下坡,一头扎进路边的水田,贺叔叔人被甩了出去,把手和腿都摔骨折了,当时跟车蹲坐在拖拉机后斗砂石堆上的小林,却被压在了翻倒的砂石堆下,永远的没有了呼吸。
小林被安葬在了养路班旁边的一块小土坡上,他养的狼狗自从小林出事那天起就变得出奇的安静,不进食,不出声,蹲守在养路班的房子的大门口那里,一直望着安葬小林的那个小土坡。廖班长看着这只狼狗这副模样,知道它这是忠主的表现,只好每天炖些肉骨头,放到它吃食的那个盆里,希望它慢慢的能吃些东西,不至于饿死。
但这只狼狗还是什么都不吃,只是偶尔在盆里舔几口肉汤。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瘦的皮包骨头,让过路的人们看了都心疼不已。
养路班上有个爱喝酒的老许,看着这狼狗这样子,没回喝多了总嚷嚷着说怕是活不成了,不如打了吃肉。一天又喝多了,从房里拿了把锄头出来做势要打,这狼狗瞪着已经有些失神的眼睛看着老许,它的脖子上是没有栓链子的,竟也不躲闪。
幸亏廖班长看见,一个箭步冲上去夺了老五许的锄头,一个巴掌就乎在了老许的脸上:“小林够可惜的了,你就积点阴德吧。”
一个多月以后的晚上,小林养的这只狼狗突然离开了,不知所踪,它并没有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停留在了小林的坟墓前,谁也不知道它去了哪里,是不是还活着,也有人说或许被人偷去吃了肉,以至于廖班长好多天都站在养路班的门口骂大街。
但是好多年过去了,养路班早就被撤了,只剩下栋摇摇欲坠的老木房子,很多人还记得这里来过一个大学生,还养过一只胖胖的,憨憨的,又忠心耿耿的大狼狗。
从小就喜欢狗,小时候养的一条小黑狗,小黑狗长大后生了崽,留了一条小白狗。大黑狗最后跟着我们去外婆家,被别人毒死了。
而它的崽小白狗养了几年,大了之后被小舅他们一群兄弟买了吃的,那是我最伤心的时候。
我记得特清楚,那时候他还叫我去吃狗肉,我很生气,一个星期没理我舅舅。过了几天他又给我妈打电话说他们弄了蛇肉,叫我去吃蛇肉,我还是没理他,反正我就特别特别生气。
有一次跟小舅讲起来这个事,小舅都忘了,他说“我什么时候吃了你们家的狗,我都不记得了,”
年轻啊,啥都不记得,可我记得老清楚了,从小我就是个记仇的人,这种事我怎么可能?
后来爷爷又买了两条狗给我养,那时候读初中走了,我不常在家,狗好像是被爷爷卖了,然后他跟我讲说狗狗走丢了了,他应该也怕我伤心吧。
长大出了社会之后,自己又养了一条串串,也养了一年多,因为工作原因,也把它送人了。
现在我还是一直想养狗,但是我现在是想说过几年稳定之后,我想从小养一条狗,然后一直养到送它走的那天。狗这一生唯一的朋友是主人,所以我也想一直陪伴它一生,不再想说养几年,陪伴我几年就不要它,其实我对前面的狗一直都觉得挺亏欠的。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7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