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短暂的,在有限的人生过程中,由于人们各自拥有的物质条件不同,决定人们思想观念不同,也就决定了人们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不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标准的不同。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出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程度不同地对物质之上的精神追求有了深层次的思考,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得物质决定意识的作用达到了极限,而意识对物质的主观能动作用,开始发挥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物质是有限的,而意识是无限的,极端的物质享受催发出的贪欲之心,令人陷入迷茫和无助,如何留住拥有的、如何获取更多的,一边困扰牵引着人们焦灼地行动着,一边又以健康和生存时时受到的威胁,警醒着人们冷静思考人生和生命的意义所在。
修行是中国儒释道文化的思想内涵,通过修正自己“心”的行为,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处世心态等,使之安住于仁善与良知,对人对事都能起正确的反应,达到智慧与善行的同步合一。
中国儒释道文化,是出世入世及心灵安顿的人生哲学,是有限人生在思想上的无限延展,在物质世界极大丰富、精神饥渴状态下的精神需求日渐增强的今天,中华儒释道文化将发挥其积淀千年的思想文明,来治愈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日渐枯竭的身心,人们越来越感到失去灵魂的卓越是暂时的、毫无价值可言的,唯有身心与灵魂的安顿,才是人生与生命的真实意义所在,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生即是修行。
人生的物质世界是有限的,人生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境界是无限的,唯有把人生作为一场修行,以信仰的力量找回失去的灵魂,拥有灵魂的生命才是丰盈的、不朽的,才是自由而神圣的。
人生是有限的,且行且珍惜!唯有修行才能延展、升华富有灵魂的生命!
(原创)
谢请。恩,是的,人的根性是各不相同的,但大致略有五种即:①顽逆性,此多自以为是,自由散漫,含愚痴傲慢个性等,较难教化与改正;②声闻性,也就是通过言传身教而改变自己;③缘思维,也就是通过人事、物质衰弱现象的啟发,而引起思维觉悟而改变自己;④思维聪慧性,此智博大,并明了真理;⑤不定种性,也就是遇好人带带能上路,遇坏人跟跟能下水等。人之一生,也可以说如修行一般,所谓的“修行”,即是指修改掉了自己身上存在的坏毛病、坏习气、坏脾气、坏身体等,将它俢正过来变好,能够在生活中如理如法不怕艰难的行持,并好好的运用起来,此简称“修行”,当然,这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说改就改变好的,需要通过老师的指教,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使自己懂得了如何的尊重、恭敬、谦虚的学习,懂得人生无常,人生无几,懂得了止恶从善,懂得了珍惜好的缘分与时光,这样明理的学久了,修正久了,知识与智慧就增长了,所谓的“道行”,也就增加了,实质上也就是愿力、定力、念力、改正的心念增加了,自然也就必然会修行好自己的“身口意”了,才能改正过来,从而达到了身心健康,聪明智慧,自在愉悦无烦恼,使工作变得轻松无压力,生活过得比过去充实,使自己懂得了如何的感恩做人,爱国持家,尊师重教,上敬下效,慈悲善良,工作敬业,敬亲朋好友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顺风顺水,吉祥如意了,若能达到于解脱生死涅槃,那就更好了。以上供考之,谢谢!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8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