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想到昨天看到的这一句话。
文章中写到,儿子上小学时,‘’我‘’牵着他的手,送他去学校。上课铃响了,他背着书包往前走,还不断回头,那时,他对‘’我‘’充满了依恋。
十六岁,儿子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在机场告别时,‘’我‘’拥抱着他,他却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后来,他进入海关窗口,拿回护照后,倏忽不见。‘’我‘’在等侯,等侯他消失前的最后一瞥,可是没有,一次都没有。
二十一岁,他在‘’我‘’教课的大学上学,即使同路,宁可搭公共汽车,也不愿和‘’我‘’同车。即使同车,也带着耳机,不愿和‘’我‘’说话。他的内心世界,‘’我‘’进不去。
看了这篇文章,我想到很多家长的困惑,苦恼。孩子小时候明明很听话,什么都愿意和父母说。上了初中、高中反而和父母疏远了,什么也不和父母说,宁可憋在心里。父母的话根本听不进去,有的还唱反调。和父母的关系还不如同学。出门的时候,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可孩子呢?却像文中的儿子,头也不回。一个月,几个月不给父母打电话,父母若打过去,还嫌啰嗦。千盼万盼,盼到了孩子放假,以为可以享受团聚的欢乐。可是,孩子只顾玩手机,听音乐,打游戏,几乎和父母说话的空都没有。孩子的世界,父母进不去。
这些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孩子大了,要走出去,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刚开始,他可能会想家,但时间长了,却习惯了外面的世界,变得不愿意回家。家的概念会慢慢淡漠。
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独立的意识,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父母年龄的鸿沟使得在一些事情上,看法大相径庭。我们总听到一些孩子埋怨父母思想落后,跟不上形势。可他们不知道,父母经历了多少事,思考问题更全面。
记得有句歌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精彩是精彩,但各种诱惑多了起来。孩子能抵抗得住一些诱惑吗?
我教六年级好多年了,从平时的一些事情中,我感觉到,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孩子的惰性也养成了。一些家长告诉我,孩子回家什么都不愿帮大人干,有的女生连内衣都是母亲或奶奶洗,若不洗就扔在那里不管。周末,放假,守着电视,抱着手机,大人做好饭喊吃饭,还冲大人发脾气,摔饭碗。在外打工的父母牵挂着孩子,打电话问情况,孩子不接。有的父母不在家的,甚至骂爷爷奶奶。这些孩子到了学校,则是另一个样子:劳动抢着干,对老师同学也有礼貌,完全和在家时表现相反。我常常告诉孩子们,不要只想着自己,不要以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付出是应该的,他们就应该伺候你,你心安理得地接受。不要让自己成为家庭的‘’小皇帝‘’。要换位思考,多为家长想想,要学会感恩。
当然,不是说错都在孩子身上,做为家长的我们也多反思,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否妥当;多思考,思考怎样多理解孩子;多学习,学习不用老眼光看问题,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动脑,多想想怎样和孩子交流。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不要认为,你说的都是对的,孩子说的都不对,不要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更不要去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
这段话和题记中的话,都透着无法和孩子交流的落寞,但也告诉我们,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和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生命中的有些成长。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想法,若有不妥,望谅。
一句话人生感悟语录:
1.跟爱相比,人生很短。
2.人和人太熟,就知道刀子往哪里捅最痛。
3.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所以,绝不去恨人。
4.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
5.痛苦的时候,正是成长的时候。
6.情浓千股,绘不出流年风景,再不舍的留恋,再美的初见,都会黯然,终无言,甚至——都不想说一句再见。
7.黑夜的转弯是白天,愤怒的转弯是快乐,所以有的时候让心情转个弯就好了。
8.背对太阳,阴影一片;迎着太阳,霞光万丈。
9.生活就像连续剧,你不往后看,永远都不知道结局。
10.时光,流逝着,岁月,沉淀着,一转身,便是一个光阴的故事。
11.无论命运眷顾你还是作贱你,你要相信你生来就是为了胜利。
12.相遇是一种美丽,相识是一种欢心,而相知是一种幸福。
13.钱有两种:花掉的是钱,是财产;没花掉的是“纸”,是遗产。
14.别在喜悦时许诺,别在忧伤时解答,别在愤怒时做决定。
15.最伤人的就是,昨天还让你觉得自己意义非凡的人,今天就让你觉得自己可有可无。
………………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