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想获得幸福,那就要先知道是什么让我们感到不幸福。在《象与骑象人》这本书就为我们分析了三点原因。总的来说,我们不幸福是因为我们看待事物都有自己的情感或者态度,事情本身并不会令我们幸福或者不幸福,产生幸福与不幸福的原因是我们对待事情的不同态度。就像书中提到,佛陀与奥勒留在几个世纪以前就揭示了这样的人生大道理:
“除非你觉得悲惨,否则没有什么是悲惨的;同理,除非你知足常乐,否则没有什么事能让你快乐。”
当我们了解了这个大的前提之后,我们再来看书中给出的三个原因,也就是是什么让我们感到不幸福的三个原因。它们分别是:情感启动效应、负面偏好以及强大的遗传基因。
1.情感启动效应
情感启动效应是一个心理学现象,我们先来看一看它是什么意思。
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有相同效值(即在评价上一致时),与具有不同效值(即在评价上不一致)的刺激对相比,在前一种情况下,对目标刺激的加工会得到促进。
只看它的学术解释,对于我们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目前我的理解是,我们先前遇到的一些刺激,对于后续类似的刺激或者相反的刺激有影响。当遇到类似的刺激的时候,我们反应的时间会更短。当遇到相反的刺激相反的时候,我们反应的时间会更长。我们先来看看书中列举的一个“情感启动效应”的实验,在实验中,被测试者需要快速判定出你看到的词的意思是“好”还是“不好”。如果你先前看到的词是不好的,负面的,比方说“悲伤”,那么下面出现的词如果同样也是负面的不好的,你的判定会非常迅速,比方说下面这个词出现的是“生病”。但如果下面出现的这个词与先前出现的这个词的性质不同,比方说是“花园”,那么你的判定就会有些费力,因为先前出现的“悲伤”依然对我们的大脑判断存有影响,从“不好”到“好”的转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在我们的汉语中,有一个词叫做“先入为主”。比方说当我们在认识某人之前,如果事先听到了一些有关于他的评价,如果这些评价都是负面的,那么这些负面的评价已经进入到了你的脑海里,即使你自己可能也并没有意识到。当在见到他之后,我们肯定会或多或少带一些“有色眼镜”去看他。如果这个人真的是不太好,那我们对他的判断会相对于其他之前不认识他的人来说,更快一些。如果在认识他之后,我们发现之前听到的有关对他的评价并不是准确的。那我们要矫正自己之前的认知,就会比其他人相对更长一些。所以,我觉得“情感启动效应”最主要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理性。有的时候,我们的认知看似很客观,可殊不知有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不起眼的因素在起作用。
2.负面偏好
负面偏好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我们会更多的注意负面的信息。在书中,作者引用了富兰克林所说的一句话:“一点点病痛,我们就感觉得到,而健康的活蹦乱跳,我们却毫无知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例子。比方说一个口碑不错的品牌产品,可能会因为一次负面的事件,给品牌的声誉造成很大的打击。又比方说,在生活中我们多挣了100块钱,这100块钱会给我们带来喜悦。如果我们丢了100块钱,我们也会感到伤心。但大部分人丢100块钱的伤心程度要高于多得100块钱带来的喜悦。还比方说,像我们汉语中有一句话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一次严重的负面打击对人的心里影响是多么之大。那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为我们解释了原因。这其实是符合物种设计原理的。我们之所以会负面的事情反应更强烈更快,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更利于物种的存续。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对负面的事情反应不强烈,那我们就会对危险的警觉性不高,不知道在危险的情况下选择逃跑。因此,当我们对负面的事件反应更强的时候,那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更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那么负面的情绪对我们来说毕竟不是特别幸福的。
3.遗传基因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性格的形成既有先天的影响,又有后天的影响。有的人的性格带有更多的悲观色彩,而有的人带有更多的乐观色彩。在这本书中提到了两个心理学名词。一个是“皮质左撇子”,一个是“皮质右撇子”。“皮质左撇子”指的是你的额头左半脑脑波比较活跃,这样的人更容易感到愉悦。“皮质右撇子”说的则是相反的情况,也就是你的额头右半脑波比较活跃,这样的人更容易感到沮丧。所以,遗传基因和先天因素的强大,使得“皮质右撇子”的人在后天需要做更多的改变,因为他们天生对一件事情更容易产生负面的看法。
总结
寻找幸福,相信这会是大部分人一生之中永恒去追寻的话题吧。就像查理·芒格所说的那样:“我就想知道我会死在何处,然后我永远不去那里”。幸福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会不幸福,那我们就尽量不去创造使我们不幸福的条件。
大概很多的不幸福都是来自于不合理的欲望吧。
人是群居动物,所以免不了要与人打交道,这样就形成了圈子,圈子里的人大多数可能和你一样,这个时候你觉得大家都一样,也就得过且过,觉得很幸福了。
但是人都有往好发展的欲望,也因为人有欲望才有了社会的进步,所以如果圈子里的某个人打破了之前的那种平衡平等,那么可能你在里边就不会觉得幸福了。攀比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只是在大家相同时没有表现出来,一旦大家变得不一样,那么攀比的心理就可能会造成心里的落差。
所以说不幸福大概就是因为有了不合理的欲望。别人可以住豪宅,开豪车,每天夜夜笙歌,而我还在为了一家三口的生计奔波。其实这样的比较本身就没有意义了,人家能够到达那个层次,必然是某一个阶段有人奋斗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富一代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湖南卫视的变形记其实也能说明问题,农村的孩子没有见过城市的繁华,所以他可以安心的在农村居住,可是你让她有了这段经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抑制住心里的欲望,有的孩子是可以重新回到学校安心学习,以看到的美好为目的,可是也让一些孩子失去了原有的单纯,会抱怨,会委屈,为什么别的孩子过的那么好,而我只能每天翻山越岭,劳动,学习。
“假如我没有看到过光明,也许我可以忍受黑暗”,攀比心没有错,错的是不合理的攀比,欲望没有错,错的是过高的欲望。
今天我只能吃面包,但是我可以努力明天加一根火腿肠,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格局太小了,可是一口吃不成胖子,让你第二天就能在五星级酒店吃饭,那你做不到的话岂不是以后会一直失落。
所以尽量的少去比较,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才最重要。明天比今天好,那你就是成功的。幸福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