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真正懂你的人有几个(真正懂你的人有几个呢)

(原创)

一个人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一直前行,真正能与你同行走到终点的人又有几个?知你、懂你的人则是更少之又少了,这就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真实生活写照。

曾记得,在我当年为工作和事业拼搏的征程上没有缺少过众多朝夕相处的同事和朋友的拥立和支持,当然我对他们的帮助也是倾力相助,尽力所为。然而,也正是这些所谓亲密无间的战友却在我后来的事业曾经有一段低落的时候却对我是渐行渐远,慢慢的离我去,真正懂我的人却没有几人了!而人生于我居然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谁知道在我接下来的日子本人又风生水起再度风光之时,也不乏其人再次重聚我的门下,好似先前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一样。而我呢,固然我也不去点破它,只是我心中自有想法罢了。

根据我近五十年的人生经历,我认为希望自己的身边人“懂我”,就是在为难他人,更是在为难自己,很可能这就是“非分之想”。我们不妨设定些“身边人”来分析一下:

父母。这是自认为最懂你的人,但其实,你的父母只是比任何人了解你的幼年、童年、少年以及成年后少许时光,他们真的了解养育培养中的你。这就是为什么世上大多数父母,即使孩子已经也为人父母,他们对于子女的了解,总是那个“毛孩子”。而后面的时光,多数人是与父母“渐行渐远”的状态。父母越来越不懂你。

爱人。TA 是准备参与你余生所有时光的人,但其实多数人的丈夫或者妻子,充其量仅仅参与了对方的生活的一半,就像月亮,TA 仅仅看到你愿意展现的一面,而难以触及你不愿展示的一面。爱人不见得懂你。

亲戚。虽是有血缘关系,但往往被涂上利益的色彩,逢年过节的聚会,大多数时间不交集各忙各的,他们懂你,除非是愿意去深入了解你,否则他们甚至比你的朋友还不了解你。

朋友。你得承认,人在社交中,都会隐藏自己一些东西,为了保护自己、装饰自己,你的朋友多数是被你的“伪装”吸引过来的。要求他们真正懂你,这得是多难得的缘分?

自古有:“人生难得一知己”!实在太精辟!

人生在世,如果你遇到一个可以让你卸下所有伪装,他也愿意全盘了解你、支持你的懂你之人,你已经击败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

其实,每个人都是在自我审视、自我成长的过程,热热闹闹却孤独地走完一生,这个过程,自己还未必懂自己,何况他人?

自己,就是你的上帝!多仰望星空,不忘砥砺前进,哪怕是跪着,也要自己走过生命、品味所有。生活也就这样!

解答完毕。

退休后,我离开了职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少,过去的熟人偶尔聚在一起,说些言不由衷、不着边际的话,感觉没多大意思。

或许我是晚熟的人,在学生时代懵懂无知,浑浑噩噩混日子,应该学的文化知识没有学,荒废了不少时光。直到17岁高中毕业,走进军营,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由此用有限的津贴,买书读书,求知上进。等到3年退伍后,进入企业,在保卫科和团委当干事,看到周围的年轻人都非常努力地用功学习,让我时时有种紧迫感,这时周边学习的氛围浓厚,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奋起直追成为我不歇的动力。

以后考上了电大,再后来读了研究生,养成了学习的习惯,把读书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岁月流逝,自己慢慢发现,同我交往的人,并没有像我一样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没有人再给你推荐读物,没有人再同你交流读书的心得。我期望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介绍给别人,可是,并没有得到积极响应。

我离开中学校园后,一直在努力,没有空耗、虚度每一天,多年学习习惯的培养,让我的知识面不断拓展。国内国外、天南地北的游行,给我增加了新的动力,见识的积累,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空白之处,每次旅行归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知识更新。

如果不停地朝前奔走,就会把一些人给丢下,产生距离感是必然的。人都是有层次的,与你不在同一高度的人,别指望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没有共同语言,没人能真正理解你。

不懂的事,可以问,可以学。然而,对于没有求知欲的人,缺少格局的人,不可能真正懂你。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9611.html

(0)
上一篇 2023-02-01 14:40
下一篇 2023-02-01 14:5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