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和工作中,焦虑时我们本能地什么都不做,内心对未来充满担忧,直到被无力感完全侵蚀。其实,焦虑不是病,不要试图去缓解、对抗、超越。它只是在提醒我们,未来的生活超出了我们的控制 我们需要去改变。
焦虑就像地心引力,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你生活在地球上,就永远不可能摆脱。既然不能摆脱,那就接受吧,光接收还不够,这样显得很勉强,你得真心接受、热情拥抱。这样才能把焦虑带来的负能量转变为正能量,让自己变得更好。
一、独处是一项能力。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人”成了孤独和悲悯缩影的代名词。似乎没有伴侣、没有朋友就成了一种焦虑。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做每件事就一定要别人陪?为什么一直在等别人发现自己,“占用”自己?难道自己就不可以做事了吗?
不要忘了,一个人有多无聊,就能有多精彩。
在你单身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不需要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可以清洁环境、清理内心,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餐厅,吃一次奢华的晚宴,可以选择健身,偷偷地练出马甲线,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能否能把独身生活过得有趣,倒是可以证明一个人的各种创造力。
在成家前,每个人都应该珍惜一个人的日子,它是我们生命的福祉。而聪明的人选择用这段时光偷偷进修成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二、成熟就是要明辨是非,学会变通
媒体市场多篇很火的文章,“xx前应该做的xx件事”,如果你真的选择相信了,那才叫做不成熟吧。因为真相或许就是,自己写 “应该”文章的人本身就没有达到标准。一篇文章是为了蹭热度博眼球还是真的有参考价值,成熟的人应该学会合理分辨,而不是让那些标题党条条框框误导了人生。
人为什么焦虑,往往是给自己下了一个过于理想的标准,然后一旦达不到,就会产生挫败感;
又或者,年轻时对某事物的定性观念,后来被自己打破,就觉得痛苦万分。
其实都有那么重要么,你就确定之前的想法都是正确的么?
有句话说得好:“人的一生都是在解除思维限制的过程”因此,要学会分析,什么是你要坚持的,什么是要改变观念的。如果没有做到当初理想的那个自己,不妨就学着热爱现在的这个自己,毕竟眼下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焦虑的本质就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坐而思不如起而行,行动永远胜于一切。
所谓的效率手册、时间管理、拖延症治疗,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时间安排不够充实,或者并没有想好人生中对你最重要到底是什么,而你又有多想实现它。想好了这些,直接去做,那些方法你自然就掌握了。
三、关于成功的真相
一件事如果没有坚持做很长时间,那多半不会成功;如果坚持做了很长时间,那也不一定会成功。
成功=勤奋+对的方向,很多人总是在问什么是对的方向,问来问去不去尝试时间就过去了,而这个过程就叫做迷茫。
如果你感到迷茫,那也不用担心,因为这是件好事,说明你还年轻,有时间,你的人生还有无数种可能。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努力,那可能说明你并没有那么努力。因为努力不是限量品,是一种生存态度,把努力化作习惯,人生才可以说是走在正确的节奏上。
成功可能不一定是取得什么巨大的成就,只是让你觉得舒服的状态就可以了。所以,还是先得弄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谈如何达到;如果自己的理想本身确实没那么伟大,就请接受自己的小确幸,小目标,反而更容易达到。
四、职场要培养软实力
Facebook COO雪莉桑德伯格曾对全世界女性同胞们说道:“我希望你们怀着进取心,在事业里全心投入,去掌控世界。因为世界需要你们去改变它,全世界女性都在指望你们改变他们的命运。”
因此,作为女性,如果你有同样的追求,在职场里请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女人看。
职场里,外形、能力、情商、野心一个都不能少。对待同事、领导、下属要各自掌握相应的分寸,还有,记得结交正能量的人。
此外,不用把“第一次”看得那么严重:所有的“第一次”都很重要,但如果真的没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还有“第二次”可以期待。人生是由许多个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拼接组成的,无论是第几次,它都有价值,所以不要轻易在某一次下“一锤定音”的意义。
五、最好的爱情是修炼自己
所谓的灵魂伴侣和亲密无间,或许只存在于头脑之中,是你给这段关系下的定义。把自己修炼好,才是真的好,别去期待其他人带给你完美。没有永远爱你的别人,只有永远爱你的自己。
人生=爱情+很多很多其他事。所以也别把爱情看得太重。
爱情中的三观,可以参考:金钱观、性爱观、学识观。好的伴侣就是彼此舒服,又能让双方都变得更好,更不是相反。
感谢前任教会的东西,感谢曾经被爱,潇洒地送给对方祝福,然后把最好的感情留给现任。
————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焦虑突围》这本书,它告诉我们迷茫和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件好事,它提醒我们当下要勤奋。然而,盲目的勤奋又可能是另一种懒惰,懒惰地坚持有可能最后造成了更加焦虑的循环。
因此,我们就需要保持客观,理性地认清人的一生中需要经历事件的本质,在社交、爱情、事业、三观上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然后脚踏实地地去行动,人生才会变得充实和圆满。
只要是人就会有焦虑,只要是人就一定有焦虑,只有一种人不会,那就是死人不会焦虑。
只要人活着就必然会焦虑,过度的焦虑会产生诸多症状从而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焦虑是可以被缓解的,也可以在焦虑控制我们之前先行将其控制。如果你承认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单纯的人和事是不会使人感到焦虑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才是造成那些不必要焦虑的原因。
健康的焦虑包括担忧、谨慎、警惕,它可以说是一种恩赐,健康的焦虑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意识到那些是你可以改变的”不好”的事物。
不健康的焦虑则完全不同,它会导致我们有一种麻木的恐慌感,过分的担忧和恐惧,这些情绪会阻止你去做那些我们认为很危险的事情,但实际上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危险性。它也会阻止你去享受正常生活和发展人际关系,你会认为这些事情有很大潜在的风险等等,有了这种心理会使我们表现不佳,并消磨时光,还会阻止发挥更大的创造力。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你的焦虑是什么?它是怎么控制你的。焦虑是你制造出来的,当然你也可以消除它。其次找出那些使你产生焦虑的非理性信念,并重新建立有效的理性信念。第三学会放松和保持觉察自己的身心变化,学会逐渐接纳这些,同时需要改变对这些发生的想法、情绪和行为保持无条件的自我接纳。焦虑就会逐渐缓解或降低,当觉察到焦虑出现时就行动。
与焦虑为伴不以其为敌,我想这是我们面对它时基本的态度。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