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在读一句话的时候千万不能断章取义,所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不能单独看,要联系上下文
《论语·阳货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这句话形成了上下小结,主要讲的是君子所讨厌的事情。
孔子说:“君子厌恶那种专说别人坏话的人,厌恶那种没见识反而讥讽圣贤的人,厌恶那种虽然勇敢但不讲礼节的人,厌恶那种做事果敢但是不通道理的人。”
子贡说:“我厌恶那种不懂装懂剽窃别人文章的人,厌恶那种把不谦虚当作勇敢的人,厌恶那种把攻击别人当作是正义行为的人。”
从这里来看,前面主要说的就是君子所讨厌的人,在这种背景下,后面这句话也应该从君子厌恶哪些人的角度做相关理解。
很多人说“女”作通“汝”讲,但是如果在这里这样理解,就成了“唯汝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只有子贡你及你们这些人包括小人难养,这明显不对。没道理批评说到子贡头上,孔子倡导因材施教,再怎么样应该也不会拿自己的学生与“小人”相提并论,有违常理。
那我们就能确定个大概了,这里的女子,的的确确就是,女人,虽然有人进行放大解释,说是形容那些品性不好的人,但多多少少还是和“女子”二字脱不了干系。
那么问题的重点就回到“小人”头上了。这个词在现在是贬义,多指的是喜欢背后挖人墙角的人。有很强的的厌恶感,但在孔子的时代并不是,那个时候的“小人”是指与“大人”相对。这个词在历史的变迁中也渐渐的产生了意思“差”,“大人”在当时大多时候就是指“圣人”,所以“小人”则是指普通人而言,也可以说,我们都是“小人”。
那女人为什么就和小人扯上关系了,其实,这里的女子,虽然是指女人,但是,也并非指的是所有的女人,还是有一定的特指那些年轻没有结婚的女人。原因是,结婚的女人,相夫教子是很伟大的,可以接近的称为“大人”,或者类似大人,而没有结婚的女人,年轻女子,尚未付出“母爱”,还不懂的付出,少不更事,经验缺乏,与普通人相差不大,因此他们,不懂礼仪,学问也尚浅薄,教化起来也很困难。
人是镜子,话分两头。
枪能杀人,并不是枪的问题,是人。
女子,小人,共同特点是什么?
女子必定成为母亲,少数非主流不做讨论。所以女子劳心,劳力。打理家务就会累。所以说男人的成就靠女人成全。所以难养的意思,是不容易保养,衰得快。养是养心,养气,养神。你回头看看,女人有这待遇吗?当然古代女人比现在要操劳得多,你说难养不?
小人难养,小人的特点就是勾心斗角,天天动脑子,你说命长不?不说别人杀你,你精气神都消耗在这些上面,谈什么养生?大部分小人都是自己累死自己。
所以你这么看,反而是褒义,并且有劝诫作用。
话永远不会有对错,立场不同,观点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
浅薄也好,深奥也罢,最终你学到什么?才重要,人云亦云的呆子,才会有对错。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