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如何评价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一对冤家,也是一对兄弟。纵观天下古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与和平的交响曲”。战争先是破坏了和平,但是战争能换取更广大、更持久的和平。

和平时代,人类意识形态的分歧,思想文明的碰撞,地缘政治与经济基础冲突又酝酿着战争的危机,危机爆发就是战争。战争是毁灭,也是重生,和平毁于战争,却在战后得到升华。

历史需要和平,也需要战争,二者对于人类文明的进化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和平年代,人们生活稳定,物质相对丰富,然而和平里也孕育着战争。也就是说现有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已不能适应人类的继续发展,需要变革。

但在相对落后的过去不可能依靠谈判进行变革。这是因为变革以为这进行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这将触动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就展出来阻挠。唯一的打破阻挠,进行变革的方法就是战争。这是内部战争。

还有一种是侵略战争。侵略战争不需要去分辨现存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侵略战争是外部的主动攻击。当然战争发起的目的是获取利益,这给被侵略者无疑是一种灾难,但对其后代而言,或者说是将侵略战争放到被侵略者的历史长河里去考虑,又无疑是最有效的变革。如果没有成吉思汗对欧洲的侵袭,欧洲就不会那么早有火炮。

残酷的战争,也承载着传播文明的伟大责任。当然这是说一般的战争都会促进被侵略者的社会进行变革时期文明进步。有些战争就不是这样。马克思说“一个落后的民族统治先进的民族,必然导致文明的后退。”公元前波斯帝国对雅典的入侵,都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明的后退。这种侵略战争,大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因而又能更长久的维持社会和平,这就是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关系.

二十一世纪中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平衡将不会取决于制订比较有效的谈判和解决机制,而是要看内部稳定、军事准备和发生军事冲突的情况如何避免。 虽然二十一世纪发生的战争是否像二十世纪的那样血腥不好说,但是现有的国家内部或国家之间导致武装冲突的对抗与摩擦可能性依然存在。

要和平,就要准备战争!发动战争的人不一定是一个真正懂得和平的人,但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应当善于发动和打赢一张必要的战争!

列宁说过,和平是战争的喘息时期,战争是某些更好一点或者更坏一点和平的手段。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领导者发动战争为了以后的稳定统制,底层人民发动战争是为了摆脱现在的苦难生活。战争是为了求得和平。和平是为了下次战争做充分准备。二者永远是相互存在的,不能独立存在。即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没有和平也就没有战争。

战争不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武器战,还包括经济战,间谍战,生物战,还有现代的网络战,舆论战。战争的手段和途径是多样化的,但本质上都是为了和平,国家对内传播“教导”政策,易于控制。对外威逼利诱,获得更多利益。壮大自己以应对下次战争。

战争是残酷的,无知的。奴役的。和平是是自由的,是有爱的,是宁静的。庆幸我们生在和平年代的和平国家。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一切,努力拥抱美好的未来。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0285.html

(0)
上一篇 2023-02-03 12:00
下一篇 2023-02-03 12: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