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的书中满是机智、幽默、深刻的妙语,《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也如此。这本书的意蕴极为丰富深厚,是他最畅销的书,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昆德拉痛恶人类的媚俗,但也清醒地指出“媚俗”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境况,是与人类社会与生俱来血脉相通的,是无法根治的。任何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便难免媚俗,便必定媚俗,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媚俗者。
“媚俗”可以是一种态度,也可以是一种行为。媚俗,即对他人的评价的需要,对他人的赞许的需要。他人的眼光仿佛就是一面镜子——当然是一面镜,而“媚俗”即在这面镜子面前搔首弄姿、扭捏作态,欣赏着镜子里的自己,并且以为那是真实的自己。
人对事业的追求,也可视作是人的一种媚俗。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为了他人的目光而追求事业的,都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羡慕或崇拜而追求事业的。对事业的追求,即是渴望在生活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一些的角色;对事业的追求,即是追求在他人的眼光——这面镜——里面看到自己显得高大伟岸。
而米兰昆德拉的认为,活着,就应该生活在真实中,应该忠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应该愚蠢的把唯一的生命献给所谓的事业,不应该让生命受任何一项事业的束缚。至于理由是:生命只有一次,这唯一的一次生命应该珍惜,而珍惜的最佳方式便是顺应生命自身的需求,实际上生命不被任何外在的事务所奴役。理由相同而结论则相反。
托马斯不追求事业,只追求生活在真实中。追求生活的真实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意味着对媚俗的反抗,意味着一种拒绝、一种抗议,因而也便意味着放弃那些被世俗认为是最宝贵的东西——这当然需要非凡的勇气。
人们常视那种一心追求事业的人为有毅力有恒心的勇士。其实,在一心追求事业的人中,有些人也许恰恰是最软弱最悲怯的。他们的软弱和悲怯,表现在他们根本就没有勇气不追求事业,表现在他们根本就没有勇气反抗媚俗,表现在他们根本就没有勇气追求生活在真实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人才是真正可怜的懦夫,是可怜的庸人。
培根在《论赞美》中说过:“名誉恰似一条河流,能把轻的、空的东西浮起来,让重的、实的东西沉下去。”对名声的追求便意味着追求生活在虚空中,意味着追求一种轻飘的空幻的生活,而抛弃生活中真正沉实、厚重、有分量、有价值的东西。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