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0000块钱的我,去超市买对鞋子给我爸,结果被销售员嘲讽:我们这不招待穷酸的。我只用了一招,就让这个销售员后悔不已。
我平时在家里带两个娃,所以我的衣服大多数都是有油迹的,也许因为长时间在家里带娃,我也没什么注重自己的外部形象。就在前几天,我送娃去上学后,我想起我爸快过生日了,便坐公车到了城里的一个大型超市里想给我爸买份礼物。
这家超市是四层的,第一超是卖水果生鲜等食物的,第二层是卖洗发水,家电等用品,第三层是卖衣服鞋子的,里面卖的都是贵价比较贵的东西,第四层是卖书的。
我走了一圈后,便想起,我两年前送给我爸的皮鞋都穿烂了,他也舍不得扔掉,所以我就坐扶手电梯上到了三楼,三楼很大,销货员穿着一对黑色的高跟鞋,白衫衣,黑裙子,看上去真的很好看。
我走到三楼后,也没有人来招呼我,我问了一个离我最近的销售员:你好,我想问一下,卖鞋子的区域在哪里?
销售员用手指了指:就在那边,我直走转左就是。我顺着销售员指的方向走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一排排的鞋子,有球皮,平底鞋,各种种样的鞋子。看样子质量都不错。
我想找一些老人的皮鞋,鞋底软,而且穿着舒服的,而且防滑的。所以,我就问了几个销售员,她们看了我一眼后,没有解答我,也没有理我。
我只好自己走到皮鞋区,先选皮鞋。 我看中了两对皮鞋,一对是圆头的,一对是尖头的。但放在鞋架上的只有41码的,我爸是穿44码的。这两对鞋,一对是688,一对是896。
于是,我拿起其中一对鞋走到销售员的面前问道:你好,我想问下,这鞋有44码吗?
销售员动了动眼睛瞄了我一眼后,没有理会我,从我的身边走开。感情她不想招呼我吗?我感到特别的无奈,然后我又找了另一个销售员,她的解答真是绝了:对不起,这鞋不是我负责销售的,你找这鞋的销售去。
我说:那你得告诉我,谁负责卖这鞋的?
销售员指了指站在旁边玩手机的女人说:她。
我顺着她的手望过去,是刚才拒绝解答我的那位销售员。这一次,我留了一手,提前拿出了手机,打开了录音。
我叹了口气,又走了上前:靓女,你能不能告诉我,这鞋有没有44码的?
她抬头看着我,然后嘀咕了一声:又是这种穷酸了。
我却听得清清楚楚的。
她看也不看鞋一眼就说:对不起,没码。
于是,我又走过去,拿起另一对问:那这对呢?
销售员继续态度不好地说:没码,你拿 哪一对都没有鞋,因为有码,你这个穷酸样也买不起。
我双手环胸质问她:你由哪一方面来判定我买不起这鞋子呢?
销售员将我上下打量一遍,然后满脸的鄙夷:你过去照顾下镜子,还用我说,你这种人,我见多了。
我说:行了,本来想在你们这里消费的,没想到销售员都是低素质的人,鞋子的质量也好不了哪里。语毕,我转身就走。
销售员骂骂咧咧的:我素质低,你明明买不起就不要来名牌店买鞋子。
离开的时候,我见到超市门口有一个投诉的邮箱,我将邮箱拍照下来,回家后,我将自己在超市所遇上的事情都写出来,还将那销售员的恶态度给发过去。因为我录了音,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由别人的外表,衣着来评论别人的人。
那天,我看到镜中的自己,穿着一件有着油迹的衫衣,一对已经发黄的小白鞋,顶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给人的感觉就是很邋遢,但也不会让人联想到穷酸到连一对888的皮鞋也买不起吧!
这只能怪现在的人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的,特别是这些做销售的,其实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会被人看不起,觉得你没有这个消费能力,然后不能接受他们的服务。我就是很奇怪,销售员,不都是要服务客人的吗?你不愿意服务客人,你又想不劳而获,有可能吗?
过了两天,我打扮了一番又去那家超市给我爸买皮鞋,这一次,销售员却争着为我服务,我故意让她们来回地跑进仓库里拿鞋子,拿 了十几对鞋子后,终于销售员问我:靓女,你到底有心买的不?你有心买,就给外准数,不要让我跑来跑去的。
我问:原本卖这牌子的销售员怎么没见到,我前几天还见到她。
销售员笑了:她这人不行,没眼力见的,对客人不好,被客人录音投诉了,现在已经被炒鱿鱼了。
我听到这一切,都很平静,然后站了起来,我买了我之前看中的那一对896元的皮鞋,提着皮鞋,我踩着轻快的脚步离开了超市。
这样的结果是让我意想不到的,销售员不但不能好好服务客人,还对客人恶言相对,我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我才投诉了她,但我没想到她会被失去了工作。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
回到上:去买东西的时候,你最讨厌销售员说什么话,那就是:你买不起的,你这么穷。
我穷就不能买一对好一对的鞋子穿吗?我进到超市,就是这家超市的客人,那么我希望的只是平等的对待,而不是看见一个穿着光鲜的客人就尽心尽力地去服务,而见到一个穿着不得体的人,连理也懒得理,这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真的不要以貌取人,不要因为别人穿得寒酸,就觉得人家穷。这里面有着许多因素的,就如我,平时照顾娃,衣服全是油迹,不是我不愿意去买,而是这几年带娃,人长胖了,网上买的衣服都不合身,L码的小,XL就大。只能去实体店买,但是,一个女人,照顾家庭又要照顾两个娃,说真的,根本抽不出时间去逛街买衣服。
所以就变成,衣柜里的衣服全是油迹,在家带娃的女人都很忙,忙到连自己的仪容也没时间顾得上了。然而到外面还要遭受别人的异眼。这对在家照顾娃的宝妈来说是不公平的。
而作为一个销售员,能进到这家超市里卖名牌鞋子,就证明进店时,就已经接受过培训的,然而因为自身的原因,让客人这家超市的购买体验太差了,这种行为不是招呼客人,而是在赶客啊!请明白,销售员的责任就是销售出自己的产品,从而赚佣金,请不要用带色的眼镜看人,而是用一颗热情的心去对待所有的客人吧!
我觉得哪句话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体验。
1.店里的销售,商品单价和套路成正比,也就是说售卖的东西越平价,套路越直接,毫不隐藏,他们擅长推荐提成高的,而不管好或者不好,更不管售后,客户反馈甚至投诉,基本话术就是:便宜、打折、最后一天、非常好,很多买,不买太亏了;捎带手拉踩一些你看中的;你不买呢,就把情绪直接表现到脸上,冷嘲热讽,横眉冷对,阴阳怪气。
像美容美发、足疗按摩,健身洗浴店没完没了的推荐办卡,大概差不多。只不过提升一个纬度的品质,可能会围绕你你需要,你太需要了,你此时此刻就需要,你不办卡简直不可思议,真的不办立刻就臊眉耷眼了。
2.还有一些商务合作的业务经理啊之类的,涉及的话术就多很多了,很少表现情绪,很少拉踩对手,擅长的是把你的需求和产品价值有效结合起来,这种不是他说的你不买就亏了,而是用各种技巧让你觉得自己不买就亏了。
3.还有一些以保健品和保险等可以上门的销售,那叫一个和蔼可亲,那叫一个平易近人,但是这类人(当然只能说一部分),假话可能最多,因为产品涉及的专业性太强,一般人理解困难,所以会用仅有的资料给你画无数大饼(这些大饼足以让1942的饥荒平稳度过),但是你签合同的时候就发觉,合同里的很多东西让你冷汗直流。
4.网上看过一些国家医保之类的机构跟药厂的谈判,冒昧将其定位为销售,每个环节都很体面,但是价格就很高,无数轮沟通和谈判,每句话都代表巨大的利益,一毛一和一毛一分五,就有天壤之别,这里就不存在让你舒服不舒服了,就是互相制衡的过程,只不过过程很体面。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