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依然有不少藏友收集“烟标”,因为“烟标”也算是“杂项”收藏,其中也有不少类似的收藏,列如:邮票、火柴盒标、酒标、报纸、书刊、卡片等等,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所以收集的藏品也不一样……
前言
烟标又称之为“烟盒”,在80年代初期就有不少爱好者开始收藏,一些抽烟的朋友应该知道,每个城市的香烟牌子都不一样,很多都是取决于当地的受众人群,就拿我们江西来说,我们本地很多人喜欢抽“利群香烟”,而湖北朋友喜欢抽“黄鹤楼香烟”,另外这些烟盒的图案都是不同的,代表着每个地方的不同风格以及风景名胜。
解析
说实话:“收藏烟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时代的“烟标”,印制工艺和图案都是不同风格,另外不同城市的“烟标”也是不同的,其中收藏“烟标”很大成分是因为它的图案风格!
“烟标”图案风景大致以:各地风景名胜、历史人物、代表性建筑、动物、植物、民俗文化、动画人物、图文并茂(图画和文字结合)等为主,大家在仔细对比就能发现,同一个牌子的香烟,图案风格相同,颜色却不相同,这也丰富了“烟标”收藏的市场,收集整套的烟标,更能获得满足感!
“烟标”与大多数藏品一样,越有年代感,收藏价值就越高,早期香烟的图案设计精美,有很多融入了文化艺术,让人感觉就是在欣赏一副作品,与香烟没有好大关系,我个人是不抽烟的,我只是喜欢收藏烟盒子而已,有句话说得好:“吸烟有害健康!”。
我列举几个热度较高的“烟标”:“金陵十二钗烟标”整套十二枚不同风格、“西游漫画风格”烟标、“珍异系列”以珍稀动物图案为主的烟标、“红灯记”烟标、“少帅”烟标、“劳动牌”烟标等等,越老的烟标收藏价值越高,存世量就越少,家里要是有的一定要好好保存收藏。
结语
其中六大老烟标大家可以学习借鉴一下:“老标”、“早期标”、“中烟标”、“文革标”、“三无标”,另外还有一些早期发行的烟标,列如:洋商标、华商标、地方国营标、公司合营标、纪念标和套标等等,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烟标价值并不高,只能当做收藏乐趣,丰富自己的生活罢了,不会显得那么枯燥乏味!
收藏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传承!
理性收藏,切勿上头……
答案肯定是有人收集的,烟标,俗称烟壳或烟盒,与邮票、火花、钱币、酒标,并称为世界五 大收藏品。我国收藏品民意测验,烟标在 10 种收藏品中名列第三。
烟标图案一般可分为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古今人物、著名字画、文艺体育、民族服装、动物植物、建筑交通、都市标志等类,从中绝不是仅仅看出卷烟工业的发展和变化,更可以看到大好河山、风土人情、历史掌故、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文化珍品、名人风采等等,使人眼界开阔,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近年来系列烟标的兴起,使烟标具有了旅游指南、 度假导游、参观纪念的功能,使烟标从单纯的美术图案转为 集知识性、指导性、趣味性、纪念性于一体的收藏品。
加之烟标用纸越来越高级,印制越来越精良,图案越来越翻新,装潢的诱惑力与收藏的吸引力成正比增加。可以说烟标也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如杭州卷烟厂“西湖牌”系列烟标,一条烟内展示了西湖十景;承德卷烟厂“避暑山庄牌”系列烟标,一 条烟内囊括了当地名胜,既是消耗商品,又是旅游纪念品,收藏价值颇高。
烟标名称也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如以地名为牌号者,使人一见即知是何地产品,例如大青山牌出自内蒙古;黄山牌出自安徽;武夷牌出自福建;井冈牌出自江西;黄鹤楼牌出自湖北;桃花源牌出自湖南;越秀牌出自广东;黄果树牌出自贵州,石林牌出自云南,香山牌出自北京等等。若以物产为牌号者,也使人一见即知是何地产品,例如红人参牌出自吉林;椰树牌出自广东;白芙蓉牌出自成都;金丝猴牌出自陕西;雪莲牌出自新疆;灵芝牌出自黑龙江;天麻牌出自贵州等等。
行家收集烟标有四法四字,即眼尖、嘴甜、笔勤、手快; 做到购、换、要、捡。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号称烟标之王者的收藏数约在 8000张以上,其中包括清末民初英美烟草公 司的老产品。值得一提的是,集烟标者往往并非瘾君子,买烟只要烟标而把烟支送人者大有人在。
有位自称“烟标迷”者,收藏的“阿诗玛”烟标上有杨丽坤签名,“刘三姐”烟标上有黄婉秋签名,“三连冠”烟标上有郎平签名。这自然是烟标这 个大千世界里的珍品了。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1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