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同志有博大精深的经济思想,特别是他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指导中国经济工作,进行了深切的缅怀和深入的探讨。大家认为,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宏观经济、财政、金融、外贸、工农业生产、经济体制改革等许多领域,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要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建设规模必须与国力相适应、国民经济要保持综合平衡、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代表性思想,处处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始终贯穿着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是陈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的创造性发展。他的经济思想不仅是党的宝贵的理论财富,指导了当时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而且对于当前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云同志的综合平衡经济思想,实质上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最早的宏观调控理论,对于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957年初陈云在《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了“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还提出了著名的财政、信贷、物资必须保持平衡的论点,亦即人们常说的“三大平衡”理论(后来他又提出外汇也要保持平衡,通称“四大平衡”)。综合平衡的经济思想,不仅指导了当时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践,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的重要理论基础。 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他在经济工作中非常注重保护自然环境、水资源等,他指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大的国策,要当作一件非常重要事情来抓。这件事,一是要经常宣传,大声疾呼,引起人们重视;二是要花点钱增加投资比例;三是反复督促检查,并层层落实责任。”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把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进行了科学的结合,强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些对于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陈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的经济思想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今天,我们在处理国民经济内部的比例关系、进行宏观调控中,在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中,在处理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与作为非主体的私有制经济的关系中,在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中,在处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中,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中,陈云的许多反映客观规律的经济思想,仍然是可以按照今天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的。
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思想方法。他指出:“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使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这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并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15字的方法论陈云说:“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书都不要读。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他提倡开调查会要让人们无所顾虑,真正畅所欲言;还提倡在各行各业广交敢讲真话的朋友。他反复讲,建设规模要同国力相适应;制定计划,搞综合平衡要从开步走时的经济水平出发,不能“倒过来”,先定一个长远目标。
要做到全面地看问题,防止片面性,就要多同别人交换意见,尤其是多听反面意见。“如果没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吸收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还要继续修正。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他说:“挨骂有不好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一有错就有人骂,容易改正。如果人家天天喊万岁,一出错就是大错。”
陈云在谈到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掌握运用时说:“有了坚定的立场,才能掌握这个方法。如果尽是为个人打算,一辈子也掌握不了这个方法。个人主义与马列主义的矛盾就在这里。真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有无产阶级的立场。”他还提倡讲真理,不讲面子。他说:“如果一切从自己面子的角度出发,讨论问题、看问题搀杂个人得失在里面,立场不正,就不会看得很清楚,不会讲真理,结果一定害人害己。”
陈云还强调,要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需要发扬民主,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否做到这样,才是实事求是,自我提升!敢讲真话!讲实话!经济的复苏在于众人之志,解众人之事!同时发扬民主.发扬爱国!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