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为什么能成为经典片段

你好,我来解答:有人曾经说过,中国真正好的电影只有两部半,其中两部指的是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和张艺谋导演的《活着》,半部指的是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的评价毫不夸张的道出了《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在中国电影界的地位以及对中国电影史的影响。那么究竟为什么这部影片的地位如此之高?让我给大家把这部电影分析下吧。

影片霸王别姬主要讲述了两位主人公在乱世之中的情感纠葛:段小楼与程蝶衣。两人是一对同在戏班子长大并学艺的好兄弟,经过勤学苦练和师傅极其刻薄的管教之后,成了一代名角。两人感情深厚,约定好一辈子一起唱戏,但是两人对戏剧与真实人生的理解却有所不同,段小楼深知戏剧是虚幻,而人生则是真实;可程蝶衣却人戏不分,生生的爱上了段小楼的“霸王”。甚至自己的师兄娶了菊仙,还心生妒忌。三人的爱恨情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岁月的变迁,乱世之中导致内因外因的矛盾不断出现和升级,最终造成悲剧。

首先,本部影片是陈凯歌导演的第五部影片,它选择中华文化最深的国粹:京剧艺术以及艺人生活作为题材,通过精致的刻画,细腻的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对人生的领悟,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合作拍摄最成功的电影之一。霸王别姬是一代经典,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标志着一段历史的烙印。用“梨园带泪”来刻画程蝶衣的戏剧人生,几个角色的塑造深刻的挖掘了历史的人性。剧情细腻,内涵也丰富深远。

其次,在影片的结构上,影片运用倒叙手法,开端是程蝶衣和段小楼二十一年后最后一次同台的场景,也是蝶衣自刎的场景。随着影片的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北京巷子的场景。蝶衣的母亲,蒋雯丽饰演的一个妓女,抱着“小豆子”在街上走,看到了戏班子在街头表演,心声想法,为了自己,把小豆子送进艰苦的戏班子学戏。用结构把影片超长的世间跨度联系在一起,用两个小人物的悲剧讲述时代的命运。

本部影片以运动镜头为主,主要是跟和移来交代故事环境,特写和近景来渲染环境气氛。 小豆子和其他的小孩子不同,他是个六指,师傅本不想收留小豆子,直接打发了一句“祖师爷不赏饭吃,我也没办法。”他的母亲见状,正好门口有一个磨剪子菜刀的人,抱着小豆子,冲向门口的木头桌子,一把蒙住孩子的眼睛,随着一声“咔嚓”,小豆子多余的手指被切掉,血哗哗的流了下来。本段“磨剪子嘞,呛菜刀。”和屋内的场景对话正好形成声画对位,声音和画面有机结合,特写镜头给人们一种很强烈的心理渲染。

同时在光线上也很优秀,给小豆子母亲的脸夸张镜头光效的运用,强调影片印象主义风格,蒋雯丽的角色戏份虽然不多,但是却至关重要,她的存在改变了程蝶衣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是导致蝶衣价值观扭曲的主要原因。在程蝶衣得知段小楼娶了菊仙以后,特写他卧室的鱼缸也是一大特色,运用隐喻的手法,此刻的程蝶衣好比水中的金鱼,师兄好比水,水可以离开鱼,鱼却不能离开水。用此手法表达程蝶衣难过悲伤郁闷的心情和进退两难的处境。

最后,张国荣和张丰毅、巩俐、蒋雯丽的演出也是格外的出色,一群老戏骨用精湛的演技演绎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使得影片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一代经典。

转来转去,程蝶衣的那句话才是最真的:“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程蝶衣的一生都活在戏里,乱世是导火索,而“不疯魔不成活”的性格则是更加速了他悲剧的形成。超出现实的爱情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一场凄美的梦境,当有一天梦醒了,人终究要回到现实,那时只会更加悲伤与迷茫,到了最后,该面对的依然要面对。所以我们还是踏踏实实的活在现实中做好自己吧。

电影是净化世间,陶冶灵魂的艺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导演与专业的拍摄手法出类拔萃之外,更注重的是对观众心灵的洗礼,好的电影不管多少年拿出来看都是我们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它好比一壶好酒,年头越久越是香醇,随着岁月的增长和年龄的增加,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能它让人站在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抚平自己波澜起伏的情感,这才是经典之作。

深刻的内涵注定它是一部经典之作。著名电影评论家罗艺军先生说“在《霸王别姬》的文化视野中,涉及的不只是单一的人文主题,其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存在这对永恒矛盾的阐释。理想与现实,如同生与死,爱与恨,忠诚与背叛,即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亦是艺术永恒的主题”。

在这部影片里,文化思考的载体主要是两个京剧艺人,唱旦角的程蝶衣和唱花脸的段小楼,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银幕上具象化为戏剧理想与生活际遇之困惑。将理想与现实通过这俩个人反映出来,让影片的内在更加丰富,这也是它成为经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影片《霸王别姬》正是在对这种巨大的戏剧理想与人生现实的反差描绘中,提示了中国文化的某种深刻的本质,不过,这不是程蝶衣人戏不分,或段小楼人戏两清,那么简单,更不是迷恋与背叛那么简单,影片《霸王别姬》的真正主题,是探讨中国文化的塑造力,扭曲力及其矛盾结果,畸形产物。一部反映中国文化的影片,成为经典之作只是它顺其自然的真实刻画。

《霸王别姬》这部影片,第一层便是霸王人格理想与凡夫生活现实的矛盾,戏痴程蝶衣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师兄为何不想一心一意地饰演霸王,与他从一而终,而要去逛花满楼,进而还要娶妓女菊仙为妻,程蝶衣不懂得人性的基本要求以及凡俗生活的基本规律,他不懂得,这正是中国文化理想与人性的矛盾结果。

影片《霸王别姬》更深刻之处在于第二层,即中国人追求一个新的文化理想——文化大革命时,段小楼非但早已毫无霸王之气,甚至连做普通人也难了,即想做凡夫而不可得,当时的时势,是要将他变成小丑——霸王再度跪下了,而且这是成年之后的罚跪,并且从真正意义上是彻底地跪下了,他的灵魂和人格都被扭曲了。

《霸王别姬》正是因为这些悲剧主题,把那个时代的那种文化悲剧刻画的淋漓尽致,因此才会成为一部经典,代表着那个特殊时代的经典。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3492.html

(0)
上一篇 2023-02-11 15:29
下一篇 2023-02-11 16:3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