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河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无法苏醒》、《早安朋友》、《浪漫的黑炮》、《绿化树》、《青春期》、《一亿六》等;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以及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散文集有《飞越欧罗巴》、《边缘小品》、《小说编余》、《追求智慧》、《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等。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刊物奖,有9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搬上银幕:《牧马人》、《黑炮事件》、《肖尔布拉克》、《龙种》、《异想天开》、《我们是世界》、《男人的风格》、《老人与狗》、《河的子孙》。
他的大部分作品我读过,就没读过《浪漫的黑炮》、《一亿六》、《刑老汉和狗的故事》和很少的几篇散文。《绿化树》我几乎读的滚瓜烂熟,部分章节可以背诵下去。《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肖尔布拉克》、《河的子孙》也读过好多遍。
2004年,我去镇北堡西部影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张贤亮,简短的聊了几句,我当时给他说我可以把《绿化树》倒背如流,张贤亮听了很高兴,给我签名留念,并在影视城给我安排了个工作岗位,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行,至今还遗憾不已。
张贤亮的青春年华是在劳改队度过的,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都在苦难中蹒跚而行,让人唏嘘而又感慨。但是,苦难积累起的厚重经历,成就了后来的张贤亮。
我曾经在张贤亮劳动过的地方转悠了一圈,探寻这片土地是怎样的一片土地,怎么能孕育出这么一位名扬中外的作家。我老在想,张贤亮的成就不单单是苦难积累起来的智慧的结果,应该还有这片土地中蕴藏的精灵熏染吧。不管怎么说,文革结束后的文学界硕果累累。尤其是张贤亮、路遥、从维熙、张承志、邓友梅、张洁等著名作家,给我们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精神食粮。人民记住了他们哪一代作家,历史也记住他们哪一代作家!
张贤亮在《绿化树》中说过这么一句话:艺术会使人陶醉,思想也会使人陶醉。如果艺术和思想都是上品,那么这就是双料的醇酒。我想如果把张贤亮留下的作品比作醇酒的话,也应该是双料的醇酒。
九十年代初,张贤亮又一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弃文从商,下海了。镇北堡是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张贤亮从这片荒凉中看到了商机,1993年张贤亮当起了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建立了镇北堡西部影城,在影视圈内颇有影响,有人称,张贤亮是一个成功的出卖荒凉的作家。
如何评价张贤亮呢?他不仅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更应该是一位具备商人素质的成功的企业家。
张贤亮先生是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成功的文化商人,在中国文学史、中国商业史、中国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篇章,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1、他是命运坎坷之人。他是大户人家的孩子,母亲是很优雅的女性。他专门写文章,讲述她的母亲,让我对他的母亲肃然起敬。命运转折,遭遇磨难,他母亲仍能保持上海滩富贵的优雅,很让人感慨。他本人更是命运多舛,从一个公子哥到人间最底层,受尽困厄,历尽苦难。他从右派到社会,已经40岁。他多次强调他在40岁以前没有碰过女人,他的人生其实是从40岁才开始。即使这样,他的成就非常巨大,让人景仰。
2、张贤亮的可贵之处是受尽苦难,但不抱怨苦难。这和伟大的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一样,陀思妥耶斯基等人24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人生遭遇难以想象的苦难,但他们感谢苦难,歌颂苦难,让人动容,成为文学高峰。张贤亮也是这样的情况,他的《灵与肉》,也就是被谢晋改编拍成电影的《牧马人》,最近90后突然追捧,非常火爆。这部作品很好地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仇恨,只有深沉的爱,很感人。他的理论水平也很高,能大段背诵引用《资本论》。李泽厚在他的名著思想史论里,谈到一个场景。在一次会上,张贤亮用马克思的《资本论》阐述观点,让理论大家李泽厚很惊奇,会后问他大量引用,是不是带有讽刺的意味,张贤亮严肃解答说,当时没有书看,只能看《资本论》,让李泽厚非常感慨。
3、张贤亮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他的自传小说。他的《绿化树》、《男人一半是女人》等等,很深刻,这也是他的生活写照。刚开始读时,正是学生时代,带有猎奇心理读的。后来又读几遍,才读出张贤亮的本意。他用文学又哲学的语言,解剖人性,赞美爱情,歌颂女性,在中国文学中是一朵奇葩,没有人能象他那样写得生动,写得深刻,难以超越。
4、文人经商,是贬义词,很难成功。但张贤亮放着宁夏作协主席不当,搞起来出卖荒凉的生意。这是异想天开的想法,但张贤亮能把它做成生意,非常了不起。成功后,引发很多人和机构效仿。他的文化生意做得很大,业绩也很显赫,是个难得的人才。
5、张贤亮的价值,很多年后,还会引起热议。他是中国历史的符号,也是中国人性格和精神的写照。将来的人们还会研究他这个历史标本,研究他的思想,研究他的情感,当然还有文学和经商理念。他的文字力度象刀子,但又很流畅轻柔,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达到他那样的思想高度。《习惯死亡》是小说?但怎么看又是哲学?可文体是小说。也可能我们读不透里面的奥义。
6、张贤亮离世几年了,但我们真的没有理解他。也许我们学识浅薄,无法解读他。他人很谦和,也是好人。也宁夏,为中国留下很多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3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