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小龙微信公开课,如何评价张小龙讲话

先抛开这句话的语境,以及谁说的,仅仅就这句话“故意去感动一个人是对他的不尊重”来看,这是一句很在理的实在话。

为什么这么说?从心理学角度就能够很好地阐释。人们被感动,被唤起的是情绪,而不是理性的思考。情绪被唤起好不好呢?用纪伯伦在《先知》里说的,“上帝运行在热情里,安息在理性里”,被感染和激发的情绪是人们投入某项事业或者活动孜孜以求的心理动力。没有被激发的情绪,也就没有生命的活力。

可是,情绪和理性是人类行为动力的两条路径,情绪的唤起和运行在人类大脑比较原始的脑区,边缘系统;而理性的思考和运转则主要仰仗人类最晚进化的脑区,新皮层。著名神经科学家保罗·麦克里恩把前者也被称为“古哺乳动物脑”,后者称为“新哺乳动物脑”,意思是激发情绪的边缘系统是早期哺乳动物主导的脑区,牠们的活动受情绪支配,而人类拥有的新皮质是进化更为晚近适应复杂环境的的产物,它使现时代进化更为晚近的哺乳动物能够用理性来主导,又被称为“理性脑”。

人类这两个脑,“古哺乳动物脑”与“理性脑”事实上是竞争关系,在自然的情境下,边缘系统会比新皮质更快地做出反应,而且一旦边缘系统做出反应,往往就抑制了新皮质做出的反应。用通俗的话讲,你被感动表示你的理性判断力下降了。再直白一点,只要你一旦被感动,你的智商就会受抑制。因为智商反映的是新皮质的功能。

回到“故意去感动一个人是对他的不尊重”这句话,它反映的就是如果试图让一个人放弃理性判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他感动。这在商业里面几乎是铁律,说服的效果一定是煽情比抒情强,抒情比说理强。也就是说,如果尊重他人,希望他人慎重选择,真正是他需要再选择,那么就不应该总煽情或抒情的方式来说服,而应该首先晓之以理。

好了,再把这句话放回语境以及话语者,张小龙作为微信的大管家,一直以来都秉承理性克制的商业策略,例如,他曾表达希望微信用户每天使用完微信尽快离开微信,而不是黏在微信里。张小龙的商业策略是想让微信用户真正需要再使用,而不是非理性低黏住用户。

举个例子,这就好比,两个男人追求同一个女人,张小龙的策略是,妳真正爱我就跟我走,但如果不是真爱,妳听从内心真实意愿。另一个男人低策略是,我得感动你,让妳离不开我,哪怕是因为为难,妳也得跟我走。

就酱,微信的用户策略如此,张小龙当然口出此言;而张小龙的微信用户策略之所以敢如此,是因为自信,社交网络是腾讯的当家法宝,用户死心塌地依赖着QQ、微信,让用户更理性些比进一步煽情更能使用户与微信到“爱情”天长地久。

关于这个观点,张小龙在公开课中有一段解释:“举个例子,现在快到年底了,可能每个产品都会把自己换一个节日的LOGO,并且帮助你回顾过去一年的生活来感动你,但我们并不想做太多这样的事情。”

今年跨年时我微信朋友圈被网易云音乐和虾米音乐刷爆了,每个人在回顾一年的歌单中找到了自己的那份感动,感动之余,帮软件做了一份免费的营销。意料之中的被感动,系统设定好的分享键,顺其自然的朋友圈被刷爆。这就是张小龙所说的诱导性行为,把用户当作驱使群体。

用户真的很好感动,很好驱使,很好利用吗?

是的,尤其是我们中国的用户,更确切的是,是我们东亚文化下,以集体标准凌驾于个人标准的人们。东亚农耕文明的我们,在儒家为代表的思想下,整个社会有着强大的中庸压力,也就是不能做出格的事情,以整个社会的普遍标准为自身标准。这和西方的解放天性,追求个人的强大截然不同,我们中国人,更依赖于融入社群中以获得安全感,该上学的时候生病也不能停学,该结婚的时候随便找个人也得结婚。

我们的社会有一套已经很完善的鄙视圈,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更高级,更有逼格,一切不言而喻。就像之前的支付宝年度账单,土豪们纷纷晒截图,炫耀自己的生活。而年度歌单中,我们也能看出些端倪,听古典的看不起听摇滚的,听摇滚的看不起听流行的,听英文流行的看不起听国语流行的。美图秀秀也是在这统一标准下出现的神奇产物,每个人的眼睛变大,鼻子变挺,下巴变尖,就是美了,具有个体特征的审美都如此趋同,更不要说别的标准了。

我们都已经形成了统一标准的感动点,炫耀的点,作为戏精演的戏也大同小异,这还不容易被媒体利用吗?

这也就不难理解张小龙为什么说“故意去感动一个人是对他的不尊重”,因为产品这样做根本就没把用户当成个体的人来看,它只是在利用大众的“弱点”,这些弱点本不是弱点,希望自己有钱,有地位,令他人羡慕,希望自己有一张网红脸,买了个iPhoneX希望别人都知道,能在微博小尾巴上面显示。当用这种研究、审查的心态来看待用户,用户在产品营销人员、设计师的眼里,真的是太好驱使了。

张小龙说“我们希望真正能够把用户当成朋友看待”,显然以上取巧的办法都没有把用户当作朋友来看待,他是在向整个行业呼唤回归更简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希望不要怀有目的,诱导用户做什么,更不想骗点什么。要想在互联网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而且还坚持这种本质的纯粹很难。因为当别的产品都在诱导流量,自己无所为时,实际上等于把流量放手交给对手,能一直对这件事情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挺不容易的事。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6021.html

(0)
上一篇 2023-02-21 10:15
下一篇 2023-02-21 10: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