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片子要表达的内容,我的解读是我国一直在强调的“文化自信”么?影评里嘲讽民乐无用的这部分观众,是不是一个民族乐器都没入过门呢,没专研努力过,还用偏见和恶语来标榜自我的独特见解,这样的观众,真的有资格点评吗?
真的是被片名耽误的好电影,又看了一遍还是想说不管豆瓣评分多少,在我心里就是最佳,不错的国产电影连插曲都特别好听,民乐+二次元权御天下出来的瞬间感觉被燃爆,看到民族乐那么团结也是感动到泪目,还有唢呐带来的惊喜,二次元妹子的小表情和歌声和动不动就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对话很加分。
不知道为什么?结尾中西方pk的时候真的很感动,从来没有奢望过能在三次的世界看见二次这么大行其道,而且登上主流的舞台,千指大人应该就是指血洗b站的墨韵大人吧,还有连马甲都没有披的b站、权御天下、天依、小鸟、黑执事等等二次元素。虽然有些对二次元的描述有些过头和夸张了不过瑕不掩瑜,总的来说还是很感人和激励的一部电影。
虽然不是很能理解二次元和cos play的世界,但电影里的少男少女们对于自己爱好的那份执着和热忱,不是随随便便,而是极其认真的。当一个人很认真地去喜爱一件事时和爱一个人的感觉是相通的,会去珍惜它,尊重它,愿意为之付出,难舍难分。这是一场中国民乐与西洋乐器的pk,这是一场二次元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对决,还有放弃与执着、嫌弃与团结各种情感交织,可这才是校园,这才是年轻人的热血。民乐在传统印象中是阳春白雪的存在,是活化石。但对于不理解的人来说,是枯燥的。
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不畏诋毁勇敢做自己,坚持下去,人人都可以成为心中的那个闪光的少女。前20分钟真的有种要睡着了的感觉。但是只要撑过了这20分钟真的惊喜连连!故事节奏还可以,画风还挺多变的,二次元、中国风、漫画风、MV都有。越往后面看越热血,尤其是编钟的声音一出鸡皮疙瘩瞬间起来了,老爷爷一开口头皮都发麻。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奋不顾身的奔跑,毫无顾忌的往前冲真的超级感动,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我喜欢中间那段漫展前后讲得很好,国乐与二次元真的很搭,一开始感觉没什么特别,但是随着剧情的变化越来越精彩。讲真,也让我第一次见识二次元,一直以为二次元就是cos一下人物看看漫画,没想到有这么深的内涵。抓住青少年的兴趣点做切口,弘扬民族乐器民族文化,在国产电影里面算是做得很不错了!三场斗琴层层递进,也让我重新认识民族乐器的魅力!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17岁的少女陈惊与贝贝,塔塔,油渣,千指大人组成了一直乐队,建立之初他们的目的或是说组织者本身的目的只是为了去向一个她喜欢的学长证明什么是扬琴。这一群学民乐的孩子在这样的阴差阳错的目的下聚在了一起,而且越走越远。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追梦的人,有一句台词说得好,这些都是我喜欢的东西,人生不是试用品。
现如今,大多数的青少年在你问到他你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上辅导班时,大多数人的解答是我妈让我学的,我妈让我上的。可是你都不喜欢它,你为什么要从小学到大学那么多年?我们为什么不能有梦想,为什么不可以追逐一个梦想,为什么不去找一个热爱的事情去钻研,人生少年时为什么不拿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我们总是呆在框架内,总是按部就班的以为只要像别人帮我们安排的那样走完一步又一步,不犯错误,一切就会圆满,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自己过出来的才叫人生,只有那样我们才不会后悔来这个世上走了一遭。从只是服从家长意志不问原因什么都随便,到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长,这才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好么!
我也从未想到过,一部名字听着很有风格的电影,竟然会拍得这么接地气。民乐与西洋乐,后者如今以昌盛全世界,在中国,它早已把前者挤兑的只能走进博物馆了,毕竟它过于的古老,我们骚年不会对此有兴趣。而二次元,与前者相反,乃我们少年之所爱,可长辈同志觉得这种东西,一看服装,这太另类了,便开始不看内在,一律否认。这部电影,它便把这两类融为一体。这便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它减少了青年与父母间的隔阂,也让民乐得意延续,电影中,它也打败了西洋乐。这部电影用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民乐的魅力,这便是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谁说民乐比不上西洋乐的?我们国家历史是多么的悠久,怎么会比不上呢?音乐是不分阶级的。不要有歧视之意。这部电影让人看着很舒服,看完后一点也不累,其他同类型电影有的它都有,可它有的别的电影都没有。
《闪光少女》是2017年7月20日上映的一部青春校园励志电影。
作为一部青春片,它的切入的较高,围绕中国民乐与西洋乐之争展开剧情。
区别于以学生,爱情,怀孕,堕胎,分手为中心的早期青春电影,它的整体基调是欢乐的。
电影描述了学习民乐的鬼马少女陈惊(徐璐饰)喜欢上学习西洋乐的学长,而学长对于民乐的态度却十分恶劣,陈惊为向学长证明民乐的影响力,集结好友“油渣”(彭昱畅饰),以及二次元502寝室的四个学民乐的学妹。组成乐队,并在cos展演奏民乐,赢得观众喜爱。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使民乐重新发光放热,由神经少女进化为闪光少女。
其实这部电影,这编很是欣赏,它的立意高度响应的国家复习传统文化的号召。
但可能是因为电影时长的限制,电影拥有广度却缺乏深度。少数人物脸谱化,使得小编觉得电影的剧情发展有些奇怪。
其中,二次元动漫,国风,民乐,陈惊与“油渣”以及学长的爱情线,年轻人对于民乐的热爱,使电影的广度毋庸置疑。但是剧情的连接太过生硬,其中二次元少女们的对于组乐队的态度反转倒是可以理解。四位二次元少女其实内心都隐藏着对古风对民乐的热爱。其中主心骨千指大人在目睹了女主角帮助一位被欺负的成员后,也在心底接受了女主角。
但是其中西洋乐学生的自诩清高到后来的接受以及cos展中观众一开始对民乐的鄙视到后来聚精会神的听,有些过于脸谱化,电影情节中的这些观众仿佛不是一个个活生生有不同个性的人,而是一个单一个性的群体为了服务主线情节而存在。这是我对于该剧的槽点,其实这样的槽点在很多电影剧集中也存在。如果我们观众因为缺点是通病而去接受缺点,那我们看电影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忽略这少数缺点,其实这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里面的音乐很棒,男女主角以及少数配角的选取很符合电影人物性格。由于这部电影我对演员徐璐也有了重新了解,在《闪光少女》中她的演技炸裂,不像某些年轻演员过于在乎形象以至于对角色的塑造存在偏差。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