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丰子恺

有人说,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他的漫画含意隽永,造型简括、画风朴实,在他的笔下世间万物五一不蕴含真情。

他的随笔平静、质朴、温暖,画面感十足,他写长女阿宝:“记得去春有一天,我拉了你的手在路上走。落花的风把一阵柳絮吹在你的头发上,脸孔上,和嘴唇上,使你好像冒了雪,生了白胡须。我笑着搂住了你的肩,用手帕为你拂拭。你也笑着,仰起了头依在我的身旁。”

丰子恺儿童漫画中的主角“阿宝”

他在音乐方面也极富有天分,撰写了音乐理论著作十三种,翻译的音乐著作十余种。

这样一个艺术全才,一生也是可敬、可叹。

幼年艺术家的天分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是丰家的第七个孩子,父亲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亲自教授丰子恺读书识字。

真正的艺术家从小就对线条和色彩敏感,丰子恺最早看到《千家诗》里的插图,一个人和一只大象栩栩如生的样子,深深地吸引了丰子恺。

他开始偷偷画画,由于没有摹本,他就画最常见的事物:小猫、小狗、小房子等等。同学们也都知道他画画好,纷纷向他讨要。

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师:李叔同

李叔同是中国话剧、油画和钢琴音乐的先驱者,也是丰子恺艺术道路的启蒙者和指路人。丰子恺曾回忆在浙江省第一师范的学习生活,他说:”李叔同先生每星期教授我们弹琴一次。先生先把新课弹一遍给我们看。略略指导弹法的要点,就令我们各自去练习。一星期后我们须得练习纯熟而来弹给先生听,这就叫还琴。 ”

弘一法师李叔同

李叔同先生十分爱国,丰子恺也深受老师影响。李叔同出家后,丰子恺曾送他一些缝制僧装的粗布和宽紧带送他。然而,李叔同拒绝接受宽紧带,说”这是外国货”,及至丰子恺说明:”这是国货,我们已能够制造”,他这才接受。 有这样的老师,丰子恺始终能在困厄和复杂的历史时刻,保持一个艺术家的正直、清醒和对祖国未来的信心。

1928年,丰子恺为预祝弘一法师五十岁生日,绘制《护生画集》;即使在文革期间,他也提前绘制出护生画集六集,共一百幅画,祝弘一法师百岁诞辰。 这样的师生情谊,怎么不让人动容。

护生画集

丰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中曾经说:”我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抱这样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上楼梯去玩玩,或者久居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化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

追求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才能让人的心灵满足。

人生中另外一位贵人:夏丏尊

夏丏尊也是丰子恺在浙江第一师范求学时候的老师,主要教授国文课,夏丏尊提倡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这也对丰子恺有很大的影响。

丰子恺笔下的夏丏尊

从日本留学回国以后,丰子恺经夏丐尊推荐去中学教书。生活舒畅,他重新拿起画笔,完成了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茶楼一角,客人已散,新月一弯,茶具几盏。著名学者郑振铎看后曾说,“虽然是疏朗的几道笔痕,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诗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叶圣陶也说:“他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给人的乐趣超越了形似和神似的鉴赏,而达到相与会心的感受。”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自此,丰子恺开始了独具特色的“温柔敦厚”画作路线。

他有一本画集叫《此生多珍重》,翻开这本书,仿佛能看到一代大师在对我们谆谆教诲:“人生海海,努力自爱,多加珍重。”

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因为肺癌去世。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在翻译完丰子恺的著作《缘缘堂随笔》后这样评价他:“我觉得,著者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这并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会弹钢琴,作漫画,写随笔的缘故,我所喜欢的,乃是他的像艺术家的真率,对于万物的丰厚的爱,和他的气品、气骨。如果在现代要想找寻陶渊明、王维那样的人物,那么,就是他了吧。他在庞杂诈伪的海派文人之中,有鹤立鸡群之感。”

就用大师的话做文章的结尾:“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丰子恺先生的画,用毛笔和宣纸,虽然画法有些西洋,但每一幅都淳厚的中国味道,,往往能小中见大,个中见全。丰子恺早在1914—1919年就学于杭州的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的时候,在李叔同(即弘一法师)的影响下,就钻研绘画,以后又到日本深造,回国后在中学教音乐、图画。因为画油画太费钱,只好在教课之余,用毛笔在废纸上涂涂,起初是以自己的孩子作模特儿,以后也画人生百态,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现在的这种风格。 丰子恺先生对儿童有特殊的感情,当他的子女在幼年的时候,他常常忘情地参加儿童的游戏,“开火车”的时候当 “火车头”,“办酒”的时候当“客人”……他说,他酷爱儿童的天真,奇妙的幻想,充沛的活力,他的画中,主人翁大多是儿童。他画儿童是痴心地想将儿童的黄金时代保留在画册里。由于他对儿童有深厚的爱,对儿童心理有深刻的了解,因而他画的儿童,不仅儿童爱看,成人也爱看,感到意味无穷。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3450.html

(0)
上一篇 2022-12-23 16:48
下一篇 2022-12-24 09: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