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心,如何养心安神去心火

中医常讲:“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心通于夏气”。一年之中,心与夏的关系最大。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热扰心神,使人心烦易怒,坐卧不安。而此时,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相应心脏的负担也会加重。心脑血管病患者很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冠心病的复发和加重。那么,夏季如何养生呢?推荐养心秘籍:一觉、二瓜、三汤、四穴。

中午睡个“养心觉”

午时是指11时~13时,这个时候心经当令,是养心的关键时刻,最好的做法是小睡片刻。中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午睡不但有利于补足睡眠,而且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研究显示,午睡还可大大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病机会。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是很有好处的。不过,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0.5~1小时为佳。

多吃两种“养心瓜”

冬瓜 冬瓜含水量高达96%;钾元素含量也相当高,每100克含钾量为130毫克,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冬瓜不仅能补水,也能补钾,补充钾元素可以将体内多余的钠排出,可以保护心脏的功能。

苦瓜 夏季适当吃一些苦瓜,能祛暑热、增加食欲。每100克苦瓜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56毫克,是丝瓜和南瓜的10倍,而且也是高钾蔬菜。

会喝三种“养心汤”

夏季炎热,人体的钾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随汗液流失,所以很多人常借助喝茶消暑、补钾。除了茶水,还可调配一些简单的中药茶,既能清热解暑,还可养心安神。

1.菊麦养生茶 方法:10朵雪菊,10粒麦冬,20克炒麦芽,每天用开水冲沏这三味中药,代茶饮用即可。 该茶药性平和,适宜夏天心火旺者。

2.三叶茶 方法:取荷叶、竹叶、薄荷叶各3克~5克,或者任选其中一种(荷叶、竹叶用5克~10克,薄荷叶5克)泡茶喝。 该茶味微苦,有清心火、养心和消暑的作用,特别适合夏天养心清暑。

3.藕粉羹 方法:藕粉加适量清水调成糊,用沸水冲成糊粥状后,加入少许白糖调味。 藕粉有清热凉血、健脾开胃的作用。喝点藕粉羹可消暑、祛心火,特别适合夏季睡眠不佳者。

常按四种“养心穴”

1.内关穴 取穴:伸开上臂,在前臂前区,从腕横纹同上量3横指,两条索状筋之间,即是内关穴。 操作:用手指指腹垂直按压、拿捏内关穴,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理气镇痛的功效。按摩时用左手拇指指尖按压右内关穴,按揉10分钟~15分钟,每日2次~3次;再用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压左侧的内关穴,反复按揉即可。

2.少府穴 取穴:少府穴是心脏排毒要穴。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 操作:按压此穴可稍用些力,左右手交替,可有效为心脏排毒。

3.伏兔穴 取穴:正坐屈膝成90°,医者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患者膝髌上缘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当中指到达处是穴。 操作:用手指指腹垂直按压、拿捏穴位。

4.天泉穴 取穴:位于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两寸的位置即是穴。 操作:经常感觉胸闷气短,诊断心脏供血不足的人可在晚上7点~9点,在天泉穴按摩或刮

【文藏来答】俗语常说,身心合一、相由心生。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灵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

清 无款 《八段锦册》

养心二字,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故宫的养心殿。在最近热播的清宫剧中有这样一个剧情:乾隆皇帝与富察皇后在养心殿交谈。乾隆问:“皇后是否知道养心殿为何以‘养心’为名?”皇后解答:“臣妾不知”。乾隆娓娓道来:“皇阿玛在的时候,常常说起孟子的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因此起名为养心殿。”

清 无款 《八段锦册》局部图

清 无款 《八段锦册》
尺寸:23.9厘米 x 14.5厘米
此藏品为台北故宫“杏林春暖——养生医疗趣味书画”展展品。八段锦与太极拳均为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法。文献中类似的锻炼法,最早见于魏晋著名道士许逊(249年至347年)《灵剑子引导子午记》,并著录于宋代道教的养生书。
八段锦由八种功法集锦组成,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姿势分站、坐两种。站式要求双脚与肩同宽,坐式要求盘膝正坐,配合舌抵上颚、意守丹田等细节,每种动作反覆多次。此为站式八段锦,照清宫千字文“岁”字编号,可知原贮于清光绪帝瑾妃(1873年至1924年)所居的永和宫。

不仅做皇帝要修身养性,其他阶层的人亦然,这一点上人人平等,没有阶级、地位之分。有人说,修身养性是一种境界,笔者反而认为,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个特征,也是一种由原始本能所延伸出的追求。

清 无款 《八段锦册》局部图

说到这里,传统文人的群体就不得不提。文人在养心中养生,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是非常明显与有趣的表现。田园既包括村居的乡民生活,更包含郊野的园林生活,还包含着隐居的生活形态。古代文人在此生息、创作、养生,世俗的不如意在此得到抚慰,情绪与思想逐渐被修复,许多人也因此成就艺术人生。

清 无款 《八段锦册》局部图

清 无款 《八段锦册》局部图

曾有网友评选出十首中国最美田园诗,其中包括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还有王维《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当然也少不了陶渊明《饮酒(其五)》那句最著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清 无款 《八段锦册》局部图

清 无款 《八段锦册》局部图

在田园生活的日常中,文人们琴棋书画、吟诗、喝酒、赏花、品香,无所不能、无所不雅,这构成了他们养生、养心的重要内容,并由此从讲究、规矩、经验,逐渐累积创造出一门又一门的文化内涵。例如赏花,仅地点就很有讲究,像清人李渔认为,看桃花不应去名园:“惟乡村和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由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则可知,山园是赏梅的最佳地点。

清 无款 《八段锦册》局部图

清 无款 《八段锦册》局部图

不过到了今天,古代文人们养心方式的这种浪漫,对于现代人而言就像古人们当年追求的“蓬莱仙境”,多半只能存在于想像之中。但无论是在“车、马、邮”都慢的过去,还是互联网发达日新月异的当前,精神层面的健康对于生理层面的调节作用皆是普遍公认。不同的时代对于养心有着不同的诠释,事实上,在笔者看来,养之道,除了学会自我调节,还离不开知识涵养的丰富累积。

清 无款 《八段锦册》局部图

清 无款 《八段锦册》局部图

所以,与其盲目追捧如今市面上那些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的时尚养生,不如从“心”出发,在科学饮食、规律生活的同时,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心灵的那一方净土。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4564.html

(0)
上一篇 2022-12-26 11:28
下一篇 2022-12-26 11: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