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各地兴起的国学读经班,你有何看法和建议

国学班的兴起,是基于重建中华“文脉道统”,中国必须有文化价值的“输出”。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

现代应试教育的“独木桥”需要传统的书院式教育补救缺陷与弊端

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尽管问题多多,但是铁板一块,很难有什么切实的改进办法,那么适当引入国学班可以弥补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提升学生的素养,是较好的一种复兴传统文化的方式。近几年已积累不少的推广经验,只有管理到位可以放手尝试。

文脉道统的重建必须从娃娃抓起

近几代人的“文化断层”现象是非常严重的,我们欠缺传统文化常识,根本不知道自己伟大的传统,给孩子或外国人都解释不清。人家问你孔孟老庄,你总不能说是“封建落后迷信”,会被笑话的。

可以肯定现在讲的阳明心学,许多人可能连王阳明是谁都知不道,哪朝哪代都搞不清。或者根据政治标准划定为“主观唯心主义”,讨伐批判。这都是误解,没有正确的引导导致的结果。我们与自己的文化隔脉很深。中华文化千年寒,文脉断层已百年。

学校教育必须吸纳传统修身文化作为义务教育重要项目

一个可喜的变化是,近几年语文教材的变化很大,一个最显著的调整就是传统文化内容、古文比重增大,其实就是将国学作为最重要的项目,改变以往对华夏文脉道统的忽视,必将会有新的举措、考试办法,继续促进对国学文化的普及。

学校教育普及国学,可能会比社会办学更靠谱、更有方向性,减少盲目、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因此我支持传统文化进校园。

近年兴起的国学热,起于民间,发于民众,官方并未对此表态!这股热潮方兴未艾,广大百姓对此热情空前,应该讲,这绝对是一件大好事,说明人心向善,见贤思齐!老百姓人人迫切需要再塑昔日道德精神之辉煌,痛恨当今道德滑坡,痛恨社会腐败丑恶现象,追寻着民族传统优秀的文化,唤回失去的道德风尚!

在下以为,给国学下个定义颇难。国学的定义,应为以儒释道为思想主干,包含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涉及多科领域的学问,国学也是对人民大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渗透我们精神血液遗传的圣贤教育。

值得欣慰的是,各地兴起许多国学班,有的社会团体进行免费教育,也有适当收费的。如儿童国学班,深受家长学生欢迎,教授儒道两家经典,学习诗词歌赋,练习书法武术,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良好作用。有的地方,还针对女生,举办女德班,初衷应该肯定。还有退休人群,自动办班,学习传统文化。这应该是个好苗头,好现象!

可是也有担忧的现象。有居心叵测之徒,借此大肆捞金,卖讲座,卖视频,用老祖宗敛财。传统文化中有的观点,未与时俱进,与今天不合适宜,可有的人死搬硬套,刻舟求剑,反而让人反感,也让反对者捉到攻击把柄。同时,也应看到,有部分假洋鬼子,数典忘祖,邯郸学步,谣言惑众,大肆攻击国学,攻击圣贤,否定历史传统,制造思想混乱。这些人,只是跳梁小丑,不得人心!

与人民大众热情不协调的是,现在缺乏的是真正的国学大师,缺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缺乏优秀讲师,人民群众对其翘首企盼,热情高涨,呼唤我们时代的孔子,老子,佛陀这样的圣贤诞生,如同久旱盼甘霖,如同黑暗中盼光明!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4664.html

(0)
上一篇 2022-12-26 13:17
下一篇 2022-12-26 13: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