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眼中的张爱玲
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9月30日,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品《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
张爱玲,原名张瑛,她本是家世显赫,她外曾祖父是清末名臣李鸿章,祖父是张佩纶,都清末重臣。她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父亲张志沂,母亲黄素琼。母亲是一位新时代女性,思想开放,并与姑姑一起去欧洲学游。当时的张爱玲才4岁,期间她一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 ,父亲是个典型的封建遗少,抽大烟,迷恋风花雪月,后来还去了第二个姨太太,也就是她的继母孙用藩。她的童年一直去缺少了母爱,她的亲生母亲虽是新时代女性但对她却很冷淡。在张爱玲在家与继母发生争执时,父亲打了她,并把她关了起来。在软禁期间,她得了痢疾,父亲却没有重视。后来她离开了父亲,去投靠母亲,去找寻那期待已久的母爱,但是没想到母亲却把她当成累赘,觉得她影响自己的生活。虽是这种家庭环境,但她不错的家世,她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而且从小她就有对文学的兴趣,她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就在学校的文刊上发表作品,也造就了她骨子里孤傲冷艳的性格。
1939年,19岁的她考取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成行,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不久,在《西风》月刊上发表她的处女作《天才梦》,正式步入文坛。
1943年,她在《紫罗兰》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该小说使张爱玲在上海文坛一炮打响,崭露头角。此后,张爱玲一发不可收拾,陆续了发表《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经》、《倾城之恋》等一系列小说,散文。
正当她在文坛上升期,她遇到了她的一段爱情,也是她这一生最难以释怀的经历。胡兰成,是她在写金锁记时,两个相识相爱的。那时的张爱玲在文坛名声大噪,加之其孤傲冷艳的性格,让很多文人雅士的追捧,胡兰成也是其中一位。胡兰成通过自己的朋友苏青,找到了张爱玲的住址,并前去拜访,而且吃了闭门羹。但他没放弃他将自己的名字地址写在纸条上从门缝塞了进去。就是这张纸条连接了将两人连接在了一起。张爱玲看着纸条心里想会是怎么样的人会这样做,心里的好奇,让她主动联系了他。
过了一天,胡兰成就接到了张爱玲打来的电话,说要去拜访他,胡兰成欣喜若狂。
当天,张爱玲穿着短旗袍,而且还穿上了自己做的鞋子,两只鞋子一只黄色,一只黑色,显得很特立独行,并且还精心打扮了发型。胡兰成第一看到张爱玲就被她的脱俗气质惊艳到了,这一点是寻常女子难以企及的。已经是情场老手的胡兰成,慢慢的打入她的内心世界,懂的了她内心深处的脆弱。张爱玲沦陷其中,当时的胡兰成是有妻子的,而且还是帮汪精卫伪政权的做事的人。即便是这样她也选择和他在一起。后来胡兰成与前妻离婚,两人结婚,两个人邀请好友炎樱当征婚人,两人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张小小的结婚证,上面张爱玲和胡兰成分别提了两句话,张爱玲提: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胡兰成提: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但现实是残忍的,后来胡兰成因工作原因,调理上海,去了南京期间他出轨一名姓周的护士,后来又与出轨范秀梅,并结婚。但是张爱玲还是没放弃,甚至冒着战火,去找到胡兰成,但当她看到胡兰成和范秀梅恩爱的模样,她终于无法忍受,她的骨子里的清高与桀骜,让一直沦陷爱情卑微的她醒了,她决定分手。但张爱玲分手之前还提着一箱钱送给了胡兰成,箱子里面是自己积攒多年的稿费,并且分手后还时不时的接济胡兰成,给他寄钱。
受到胡兰成汉奸名声的影响,她背负了众多的骂名。后来她结识第二段情缘的桑弧,他们是因为工作结识,当时的张爱玲处在与胡兰成刚分手,背负着“汉奸婆”骂名,也是受到第一段婚姻影响,她和桑弧并未有结果。
1955年,她移居美国,在纽英伦州,结识了美国剧作家赖雅,1956年,8月与赖雅相识半年后结婚,两人共同生活到1967年赖雅逝世。期间她的名声并未像在国内那样出名,她作品和译文,并未得到很多欣赏,造成了她在美国生活状态,很是拘谨,但是当时她在港台的名气很高,由于赖雅身体不是很好,出现中风,为了挣医药费她崩溃港台之间。赖雅去世后,她一直孤居,她本就孤傲,不善与人交际,甚至在上班的地方都很少与同事交流。
晚年的张爱玲由于水土不服,经常感冒,而且还患上皮肤病。她的好友夏志清曾这样说:“我有时想,如果她生活在纽约,可以写写第五大道、时代广场、林肯中心这些有血有肉真实的美国大都市生活。可她来美后一直在小地方生活,孤陋寡闻,拒交朋友,总是独自埋头写些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的东西,虽然她英文好,但美国人是不要看的呀!张爱玲对现实的社会和人失去了兴趣,这是她的致命伤”。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西木区家中寓所死后一星期才被发现,享年75岁。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你可以觉得她对家人冷淡,但她在需要家人陪伴的时候,也没人给她温暖。高傲冷艳是她的保护伞,只有把自己隐藏的足够冷漠,才能让她不再受伤害。
初中时蛮喜欢的。
怎么说呢?起初的喜欢是为了彰显自己和同龄人的不同而关注阅读她的作品。读《私语》、《封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在和别人交谈是,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与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轻轻的说一声,咦,你也在这里”。迷离与她的文字中,感慨万千。
但随着阅读量的增长,变的对她不太感冒。――不喜她的薄情,凉薄,仿佛她所有的深情与厚爱都给了胡兰成与赖雅。作为新时代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越来越不喜她的爱情观。不懂她明明处于大动乱的时代,始终自保不问政事,纠结与小情小爱。不懂她的薄情,终生不回大陆,不与唯一在世的亲人联系。
年龄稍长,慢慢开始了解对万事都不要过分强求。张的凉薄来源于年少家庭与自身的精神洁癖。她不是不爱,她是太需要爱,才与快到生命尽头的赖雅结合。
或许,我无法理解的不是她的文字。而是透过她的文字折射出的那个时代。
她是天才的。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