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该干嘛(20岁应该干啥呢)

趁早把生活折腾成想过的样子!

全文2665字,预计阅读15分钟长大后,我们的时间总是太不够用了。工作日回到家,洗把脸瘫到床上,来不及多刷几集剧就已经凌晨了。这时才想起来,说好的晚上阅读呢……哎,明天吧……周六睡到12点,吃完午饭已经开始过下午了,躺尸刷会手机,又快到周日了。这时才想起来,说好的跑步和健身呢…..哎,明天吧……想学画画、想学钢琴、想阅读、想学英语、想好好谈恋爱,但还要996上班……哎,等有时间了吧……想旅游、想写作、想做自由职业、想不看公司老板和同事的脸色,但还要工作挣钱养活自己……哎,等有时间了吧……慢慢地,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想过的理想生活,都被身边的人一个个地实现。而你还在996上班,还在看领导和同事脸色行事,还在等哪天会有时间。

一直等时间,可能永远没有时间;一直在想理想的生活,可能永远无法过上理想的生活,直到自己“被生活”。

1.20岁,光阴不再来TED演讲“20岁——光阴不再来”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地的热烈讨论,资深心理治疗师Meg Jay 提出,二十多岁,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众所周知,事业发展的前十年对事业影响最大,而80%能决定人一生的决定都是在35岁左右。20岁是大脑发育的最后时刻,也是塑造性格的最好时期。在此期间打下基础,将决定35岁左右你的事业、家庭、未来。作者建议如下:

  • 做你想做的事情,做能增加个人价值的事情,为你未来的身份做投资,并使得能成为自己的身份资本,成为能写到简历的东西。这是回报率最高,对你影响最大的投资。
  • 利用好弱联系。认真对待周围无论亲疏与否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可能给你提供帮助和机会。慎重寻找自己的家人,不要抱着打发时间的态度去随便和一个人谈恋爱,认真对待你的对象,寻找可以和自己过一辈子的人。
  • 认清自己已经是成年人。机会成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大,趁年轻做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这时失败的成本低、收获的回报大。同时,多和不同年龄段的人交往,不要将自己的交际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坐井观天。
  • 不要被你不知道或者没做过的事情所限制。你的一生由你决定。

因为是演讲,所以整体说教性偏强。不过关于20多岁的建议,却是对每个年龄段的我们,都可以仔细考虑、评估、尽快执行的。

2 .那些20多岁的年轻人小A:29岁。三本学历,早些年来到北京。和哥哥一起做自媒体,初期发一些美食软文,内容主要是自己网上找的美食图片、或者亲自去外面吃时拍的美食照片。然后自己不断学习营销知识,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商家主动找小A写文章,推广自己的店铺。而小A也秉承着诚信的原则,只发自己觉得真正好吃的美食推荐给大家。慢慢地,小A和哥哥成了北京地区知名的美食博主,现在已经把业务做到了上海,出版了自己的书,也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今天,我刷朋友圈时,发现小A正在北大经济学院读书。小A说,他觉得自己运气很好,赶上了自媒体浪潮,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自由。可是运气,从来都是成功者的自谦之词。我想,与他努力积累专业知识也有关吧~小B:25岁。TOP 985学校计算机专业本硕学历,从小到大一路开挂:知名的高中、知名的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北京户口、公司期权一样不落下,刚毕业,年薪30W+,虽然不算很耀眼,但也让很多同龄人羡慕了。小B是十足的宅男,热衷于高科技游戏、喜欢写代码、二次元动漫用户。他给我的感觉就是率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自己认定的事情就会好好地规划和行动。身处大北京,有时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北京的房子和未来的生存,他经常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小B是个很聪明的人,有自己一技之长,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很清晰的认识自己,不抱怨,虽然宅,日子过得却也自由。小C:25岁。普通211本科,学历一般,无北京户口、无期权。在金融公司干着普通搬砖的工作, 拿着不到8000不到的工资,付着2000每月的房租,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他的梦想是在公司锻炼几年积累资源,然后去学习深造、去自己创业做老板。平时不敢和同事一起吃大餐、不敢多消费、一直努力攒钱、努力在业余时间学习创业必备的财务、营销知识。小C是个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普通的人,他的优点是计划和踏实地行动。懂得约束自己、并严格执行。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没有小A的机遇、没有小B的高智商,然而却能像小C一样踏踏实实,不断积累自己的身份资本。

3 .创建自己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趁早把生活折腾成自己想过的样子,碾碎昨天的自己,不断离理想的自己更进一步。我把创建自己的生活归纳为以下几点:

  • 认识自己的喜好,并选择能让你全身心投入的事情。不断追问“我擅长做什么?”“我关心什么?”“我坚信什么?”。诸如此类问题在职业发展的转折点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迷茫的时候,也许可以停下来,想想这些问题。
  • 为工作本身工作,而不是关注外界的成功和路人的看法。与其为成功而工作,不如为工作本身而全身心投入,这个原则成了在黑夜中一直伴随着我的北极星。当我开始过度关注外在奖励时,我提醒自己必须重新关注工作本身,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当我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快乐便油然而生;一旦我违背了这一原则,痛苦、迷茫就随之而来。
  • 最后的评分:你是否过上自己满意的生活。一句话:“为了事情自身而做事情,不计较结果,都是值得的。”事情最终是否能够得到外界的认可不受你控制,但是,你可以掌握在手心里的是事情本身和你对它的热爱——任何工作的最终收获也是如此。学生时代,我们有唯一的评价标准——分数,进入社会后,衡量的标准早已多元化,而我觉得可以成为标准的标准,就是你对自己是否满意。当然,这种满意度建立在对自己诚实的基础上。
  • 选择可能会变,不需要一次做终极选择,而是不断地发现认知自己、不断地进行调整。不需要担心自己一辈子只能选择一次,不需要在第一次就做终极选择。即使做了选择,也应该做好改变的准备。你选择了一条路,在这条道路上克服千辛万苦徒步前进,你会遇见不同的人,发现新鲜未知的世界,从而你会思考这个世界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况且这个世界无时无刻在变),以及你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通过这个过程,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

最后,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必定会放弃某些东西,这是独立的过程。面临现实的矛盾时,不为了装酷、不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只是为了自己。挫折、牺牲、内心挣扎、出师不利、走弯路、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走向独立的特征。只有痛过才是真实的。和大家共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你的点赞和我都当成了喜欢。

20岁的我们,正处在一个尴尬的年纪。我们被迫地懂得了很多的人情世故,我们被迫地知道现实的残酷之处,伴随着我们所谓的梦想和一触即溃的自尊心,开始变得不知所措。

我们想要依赖自己,却发现自己还靠不住;我们安慰自己还小,却发现身边的朋友已经风生水起,我们想要依靠自己生活,却发现生活远比想象的困难,我们想要在黄金年代做最真实的自己,却发现最难的,就是做自己。

是的,20岁的我们,似乎被印上了很多不属于我们的东西。

因为,20岁,是一个在学会、也需要、被强迫慢慢长大的年纪……

热血、奋斗、迷茫、焦虑,是20岁的代名词,无线循环在这4词之间,反反复复。

无热血,不青春。

20岁的我们,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有用不完的精神。晚上邀上室友网吧通宵吃鸡,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去晨跑,上课。还好,今天没有专业课,可以趴桌上美美地睡一觉,在教室里做的梦总是最美的。突然想起老师本周布置的作业还没有开始动手,猛的从椅子上跳起来,然后在同学的大笑声中把瞌睡虫赶跑。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6361.html

(0)
上一篇 2022-12-30 12:39
下一篇 2022-12-30 12:5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