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比无人机由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在20世纪90年代研制,用于攻击敌方雷达系统,直接让敌方防空系统失去“眼睛”。哈比无人机可以看做无人机和反辐射导弹的结合体,其动力装置为一台英国生产的28千瓦活塞发动机,最大速度185 公里/小时,最大航程500公里,滞空时间超过4小时,机体内安装有32公斤高爆战斗部。
中国从以色列引进的原装哈比
哈比无人机采用惯导+GPS复合制导,借助自动驾驶仪、三轴光纤陀螺和磁罗盘,发射后会先按预定程序飞往目标区域,飞抵目标区域后开始盘旋,自主搜寻辐射源。其机身头部装有被动雷达导引头,当截获到雷达信号后会先与自身存储的雷达信号库中数据进行对比,如确定是敌方雷达信号就会对信号源进行跟踪并发起攻击,如果锁定信号源后敌方雷达瞬间关机,哈比无人机会立即停止攻击,并在信号源周围空域盘旋,直至其再次开机,再次发起攻击。哈比无人机雷达导引头采用宽频带技术,攻击精度达5米。
国产哈比——JWS-01反辐射无人机
哈比无人机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单位造价52万美元,一辆发射车通常布置十几架,可发起蜂群战术,用数十架哈比系统对敌方雷达系统进行饱和攻击,确保攻击效果,另外哈比无人机滞空时间也比有人战机长,优势十分明显。哈比无人机一问世就受到许多国家关注,甚至一度被认为是革命性武器,中国、韩国、印度、土耳其都相继引进。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美国得知以色列将哈比无人机卖给了中国后,要求以色列扣押中国送往以色列升级的哈比无人机,并解除合同,理由是哈比无人机上有美国的技术,让以色列两边为难,同时也让哈比无人机名声大噪。
美国对中国获得哈比无人机反应如此之大,可见其并非浪得虚名。既不想得罪中国又不能得罪美国的以色列最后只能将中国的哈比无人机直接送回,并没有对其进行升级。中国最后在哈比无人机基础上研制出了国产版,对自行对其进行了技术升级,如今已经批量列装,建军90周年大阅兵上国产哈比——JWS-01反辐射无人机首次公开亮相,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
以色列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因作战的需要开始了对“无人机”(UAV)进行研发,并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首次将无人机运用在战场上。随后在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中,无论是在执行敌情侦察、近距支援、攻击雷达站、压制防空火力、战场情报搜索等任务上,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所研发的各类型无人机,都创下相当不错的战果。
“哈比”反辐射无人机号称“雷达杀手”主要任务就是压制敌军防空系统,这也是IAI公司的杰作之一。我军早年也曾采购列装,后期在送回以色列升级时遭到美国的反对并要求以色列不得将其再送回中国,以色列迫于压力同意不升级卖给中国的哈比无人机,但是依然坚持将哈比原样重新交给了中国。
哈比反辐射无人机是在1990年代开始进行研发,其计划就是将“反辐射导弹”与无人飞行载具整合到一体。其整体构型比一般无人机的体积要小,这样不容易被敌方的雷达发现与反制攻击;另外还在机首安装反辐射导弹使用的“被动式电磁波导引器”、机身内还装有高爆弹头。这样就能利用无人机的飞行和隐蔽的性能,在目标区上空上长时间盘旋侦察,一旦确认雷达信号后,就采用垂直俯冲方式飞向地面或舰载雷达,到达目标前在其上空爆炸以扩大杀伤范围,来执行“自杀式”攻击行动。
哈比反辐射无人机实际上就是高科技技术的一个综合体,其机内还配有飞行操控计算机、全球定位系统(GPS)、红外线侦测、目标辨识、激光近炸引信等先进军事科技,因而使攻击目标的误差缩小到5米之内;就算是敌方雷达突然关机、目标信号中断,哈比也能马上终止攻击任务,重新爬升继续在空中巡航以搜索下一个目标,其作战半径可达500公里,续航时间也有6小时。在续航能力结束前如果没有发现目标,哈比可以按照预设航线飞到指挥空域自行引爆,防止部件落到对方手中从而导致泄密事件发生。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6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