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来说,美应该是自信,善良,可爱。对于风景来说,美应该是舒适,惬意,或震撼或者一碗美味的饭,一个背影,一片树林。美无法定义,你觉得美,就是美
美是创造一切的物象,从小我就喜欢美。自然之美、人物之美、空灵之美、意境之美,无论这美来自于何种领域,存在于何种形式,都在创造着和谐、丰富着生命。
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美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美”,这顶人类最高的荣誉桂冠,它属于过去,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唯美永恒。
许多时候我都在想,上帝创造了这么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去静观,不去欣赏,着实有点可惜。暖春,莺飞草长,便有花朝盛事相候。仲夏,微雨垂帘,便有滴答轻声相诉。寒秋,霜染疏林,便有红叶铺毯相迎。隆冬,碎琼簌簌,便有白雪飞花相伴。无数个清晨或傍晚,我都会在时光中驻足,静赏浮日的朝霞,云集的晚霞。日光斜射在大地上空,日出日落掀起了视觉的波澜。日出的霞光,泛着金色,如闹钟般叫醒了人们,点亮了一天生活的希望;日落的霞光,多彩浓烈,如颜料盘挥墨纸上,绚美如画,装点了东方的天空。面对瑰丽多彩的自然,我们都应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构造美的心灵,激荡笔尖流淌的文字,行走于天地大美之间。
中国人善用诗词描写美,对人物的美描写得尤为极致。我们常在古画上或古装剧中看到:“俊男美女,轻罗小扇,或立于风亭水榭,或伏于窗前月下,清风徐来,暑气顿解,品花赏月,其乐何之!”在中国,任何时代都有唯美的生活样式,由爱美之人在生活的感知和趣味中慢慢提炼。
西方人对于美,也能给予我们同样新鲜生动的感受,只是他们喜欢将美展示在雕塑和画作中。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已经突破了画与诗的界限,谜一样的微笑,勾引起后来无数人心魂震荡,感觉这双妙目巧笑,深远如海,味之不尽;神秘之感,惊叹世界。达芬奇真是无所不可的天才。
无论是诗还是画,的确都能将人物的美展现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意境丰满,和谐极致。
美的形成除了充实的还可以是空灵的,所谓的空就是对物象造成距离,孤立绝缘,自成境界。间隔下诞生的美感,往往是万境染上人之性灵、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无月的夜里,我喜欢站在玻璃窗前,望着深湛渺远的天空。相比于星空的璀灿,我更喜欢宇宙的浩瀚,偶见未知的光亮点点,夜空却异然的高远神秘。那一瞬间,美是震撼的,震撼得会让我终生难忘:仰望星空,凝视宇宙,万物皆归于我。独与天地之往来,似时光凝绝,反射自我,唤回性灵中本有的一切。
有时,最深最广的美往往来自于意境。“意境”这个词,是情与景的结晶品,多呈现于艺术境界中,而艺术境界主于美。以人的心灵映射万象,用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露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出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这就是所谓的“意境”。
康德,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德国唯心主义美学体系的奠基人,也不得不深深体验到这种现实存在的情景美比他那来自批判哲学体系的“抽空的、单纯形式的纯粹美”的境界要广阔的多。他常说:“世界上有两个最崇高的东西,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还记得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吧,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看了一眼夕阳说:“你真美啊,请停一停!”诚然,一切美的光均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美自何处?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眼波里,只如初见者。
在蓝空天末,隐曜的残月孤星里!
什么叫美丽?
一提美丽这两个字,在人们心目中会泛起阵阵涟漪,那些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最吸人眼球、最勾人魂魄的崇高隽荣的形象会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这些东西太具特质和魅力了,往往会令人心驰神往那每一个瞬间、每一个姿态、每一个细节的精致与瑰丽。
在奥妙无穷的自然界,神奇和美丽永远是经久不衰的主旋律。雨后彩虹是蔚蓝天空中最壮观的美;悬崖峭壁是地貌之上构造最奇特的美;浩翰大海上的海市蜃楼是虚无缥缈的美;探险攀登珠穆朗玛峰是挑战生命极限的美。在这些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之美的神秘色彩下,美的镜头切换之后,朵朵鲜花的赏心阅目、涓涓细流的心旷神怡、座座险峰的牵动情思,等等。都与神奇和美丽密不可分。蕴藏着巨大的资源和宝贵的财富,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想象与探索。
而在人们的生活中,与之相媲美的也是随处可见。诱色可餐的美食、时尚精致的服装、俊秀靓丽的姑娘、那些巧夺天工的高大雄伟的建筑和星罗棋的生态景观,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美丽画卷,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还有比这更美好的是纯洁美丽心灵支配下出现的一个个令人敬佩和感动的闪光点。具体就是那些恪尽职守默默无闻为他人为社会做着奉献的群体。如最典型最突出的是白衣天使与新冠病毒较量中的忘我精神,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凌云壮志,某英雄机长临危不惧在高空驾机救人的惊险瞬间,还有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众多的感人事迹,等等。他们身上具有时代烙印的可贵品质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最为美丽!令人肃然起敬!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7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