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简称“孔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追根溯源的话,孟子应当是孔子的第三代弟子。
曾子是孔子晚年的高徒,孔子临终前将其孙子——孔伋(子思)托付给曾子,子思师从于曾子,后来孟子又师从于子思,所以说孟子应当是孔子的第三代弟子。
春秋时期,孔子设学“杏坛”,创立了“儒家学说”。《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归纳整理的记录孔子的言行和思想的语录体专著,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并发扬光大了孔子的学说,因其卓越的贡献被尊称为“亚圣”,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了《孟子》一书,成为儒家的又一经典专著。
《论语》、《孟子》和《大学》、《中庸》一起被称为“四书”,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先亮出答案,孟子是孔子思想最重要的继承人,孟子是孔子孙子孔伋的学生。同时,孔伋也就是子思,主要从曾子哪里学习,曾子是孔门四贤之一,所以,孟子也是孔子徒弟的徒孙。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让我一个一个来给你介绍。
1,《论语》。论语相当于是孔子的微博聊天记录,时而评议政治,时而发表观点,时而教导学生。孔子的弟子门和再传弟子们经过整理,就写出了《论语》。
2,《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如果说《论语》是聊天记录,那《孟子》就是辩论记录。
3,《大学》。据传说是曾子的作品。《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其实在论语中和春秋史料中,曾子并不是很优秀的一个学生。他和他的父亲曾点一起向孔子学习,曾点貌似比曾参还优秀。
4,《中庸》。这是子思的著作,子思是孔子的嫡孙,是孔鲤的儿子。在论语中,孔鲤就是“过庭语”一件事,可见他的学习成绩也不怎么样。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孔子传曾子,曾子传子思,子思传孟子。这就是儒家的道统。这不是我说的,是复兴儒家的韩愈说的。
有趣的是曾子和孟子都叫“子舆”,孟子名轲,字子舆很正常,都是车。而曾参也叫子舆,就让人很费解了。很怀疑,曾子是名不副实。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