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的成长经历无须再赘述,从小习武,功夫小子出身,曾经也是荧屏大侠,但是却苦于难以突破到香港谋求发展,无奈自身形象及各种偏见。也曾自编自导电影《狼牙》,但是遭到大片及功夫片大咖打压,不太懂炒作的他铩羽而归。
至此,很多人都认为吴京要想接过中国最具特色的功夫电影的大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前面还有甄子丹、赵文卓等一批功夫好手,同期的还有吴樾、安志杰等人,而大器晚成的张晋更是凭借《一代宗师》走入一线打星之列。
可以说,吴京最近些年除了《杀破狼》和《男儿本色》外,很少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这一度让人觉得他难成大业。没想到,一部《战狼》,让他成为主旋律黑马,5亿多的票房为他奠定了今天18亿的票房观影基础。
那为什么在那么多的功夫明星中,唯有吴京成功转身,实现蝶变,成了最大的赢家。这背后故事值得每个人学习。关于他身受多少伤、怎么敬业、怎么蛰伏的消息太多,在此就不作赘述。特别想说的是他把握资源的眼光和能力。
首先,他抓得住机遇。他的出道和师兄李连杰极为相似,都是导演张鑫炎发掘。出道后,从《功夫小子闯情关》到《太极宗师》,再到后《小李飞刀》,吴京的起点并不低。在将近10年的出道初期,他一直用率真的表演抓取观众的心。他也非常敬业,非常勤奋,把演员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全部掌握。但是突然有一天,功夫片式微了,他的突破之路才真正开始。
其次,他看得准未来。吴京在自己导演的《狼牙》被虐之后,接到了出演《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的机会。他进入剧组后,苦苦积累,不但把电视剧演好了,也为自己的《战狼》系列电影打下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结识了部队资源。
毫不避讳地说,《战狼一》,不管是从群众演员还是拍摄地,都是部队支持。与此同时,吴京也对部队这个极为稀缺的资源进行了百分百的把握。不管是从宣传上还是最终呈现的效果上,《战狼》都给部队、给军人形象进行了很好的塑造,这也为他的《战狼二》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战狼一》成功后,他认定军事题材电影是他的未来。因为这是主旋律,这是一个稀有市场,最为重要的是市场上对这一类题材电影的需求不错,虽然在这个花美男和小鲜肉霸屏的时代,吴京这种硬碰硬还带点中二的个性,并不是主流,但是他够精明:牢牢把握住了5亿元票房基础这根弦。
最后,他用得起资源。俗话说得好:“打铁还得本身硬”。吴京为了能够更好的整合资源、更好地展现演员素质和导演能力,2008年,吴京和武打指导李志忠联合执导了电影《狼牙》。虽然票房失利,但是他通过这部影片积攒的经验和人脉资源,后来都用在了《战狼》。两年后,吴京在高群书的《西风烈》中出演小角色,也是为了学习导演技巧。而《西风烈》中的倪大红和余男,后来都担任了《战狼》的主演。当时吴京跟倪大红说,他想拍一部现代军事片,但还没想好。倪大红说,你拍的时候必须加上我,而且你得去军队接受训练。后来,吴京真的去特种部队训练了18个月,为拍摄《战狼》奠定了基础。
《战狼一》出来后,好评如潮,“自来水”一词被社会热传。坦克、直升机等军用设施的亮相以及倪大红的参与,让这部片子成为当年的黑马。吴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对军用设施还没玩够,所以,《战狼二》全面升级。
《战狼2》中吴京整整用到10辆真坦克,自己又做了2辆20多吨一摸一样的模型用来爆炸,“我们有坦克漂移、坦克爆炸、坦克翻车、坦克对撞,都是观众没见过的场面。”不仅有坦克飙车、并排相持的激烈场面,更是出现了好莱坞式的逼车侧撞、漂移追逐镜头,而这些画面全部是由剧组调用的真实坦克完成。
要动用这些资源,除了资金之外,还要有能力运作这些资源。所以,他学了坦克驾驶技术。当然,还有有关方面对他能力的信任,因为这关系到军人形象和部队声誉,不能是那种手撕鬼子的瞎扯淡。
或许,吴京的爱情和家庭是很多人炒作的宝典,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吴京身上那种让自己值得信任的拼劲和厚积薄发的沉淀才是最值得学习。因为有了机会,你还要有抓住机会的能力。有了资源,你还要有调度资源的手段和能力。
一句话,“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如自己干”。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