侑字是什么意思,侑是什么字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头条”里的问题,常常也是其他平台上的“热门儿”。

“侑字是什么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里,只有一个解释:“<书>劝人(吃、喝)”。

这是说,“侑”属于“书面语”,“劝人吃喝”的意思。

《说文》中,没收录“侑”字。

但这并不代表先秦没有这个字。

《诗·小雅·楚茨》:“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诗序》曰:“《楚茨》,刺幽王也。”这是讽刺周幽王的诗,属于西周。

《毛传》:“妥,安坐也。侑,劝也。”

所以,《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不错——劝吃劝喝,就是“侑”字的本义。

《说文》没收“侑”字,也不代表小篆里没这个字。

小篆的“侑”,为“人”、“又”、“肉(月)”。“又”是“手”。就是“有人以手持肉”,明显是“劝吃劝喝”之“会意”了。

“侑”与“酭”通。“酉”,《说文》云:“就也。八月黍成,可以酎(zhou)酒。”“酭”,亦与吃喝有关。

“侑”,劝人吃喝,于是有了“相佐”之义。

《周礼·天官·膳夫》:“以乐侑食”。周时,天子、贵族进膳“佐”以音乐,用书面语表达,就是“以乐侑食”这四个字。

《礼记·玉藻》:“凡侑食,不尽食。”这是讲周礼之要求——侍奉尊贵的人吃喝,自己就不能狼吞虎咽只顾自己。

这里的“侑食”,又引申为“侍食于所尊”。

《尔雅·释诂》曰:“醻(酬)、酢(zuo)、侑,报也。”

现在仍有“酬酢”一词,意思是“应酬”,原意是“报答”“回请”。“侑”亦有此义,也是引申。

另外,“侑”还假借为“宥”,即“宽宥”之义。

《管子·法法篇》:“文有三侑,武无一赦。”这属于古代常有的“同声假借”。

大致就是如此了。

二刻拍案惊奇里有一章节,有个词侑酒,就是喝酒时,叫几个能弹会唱的前来助酒兴,但是这个“侑酒”的一般是女子,喝酒,弹唱,有才华的还作词作诗,不过没有情色交易,只有席面上助酒兴,一旦有人动手动脚,那就落了格调。

但是酒席结束后,相互有意的,可以去“侑酒”的女子家里——类似于女子对外营业的寓所,有无发展,看双方意愿。

这是二刻拍案惊奇里卷十二(大概是12),叫做: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

说的是朱文公朱熹的故事,朱熹因为和另外一个文人唐太守相互有嫌隙,唐太守看不起朱熹,觉得朱熹没有文化,朱熹自认为有才华,被如此看轻,况且唐太守是他下属,于是寻衅抓了唐太守饮宴时经常请的“侑酒”女严蕊,准备把严蕊屈打成招让严蕊攀咬唐太守酒席上公然狎妓,好参劾唐太守以报私怨。但是严蕊甘愿受刑不愿无中生有诬陷唐太守,于是朱熹连续关押严蕊几个月,多次用刑,严蕊始终不屈,当时的皇帝孝宗皇帝听说后,把朱熹和唐太守官职调动,脱离上下级关系,朱熹被调走后严蕊才得被放出来。

这说明:

第一,“侑酒”女席面上是不涉情色的。

第二,朱熹的人品,极为小心眼兼一寻衅滋事公报私仇。

第三,孝宗只是把两人调开,对无辜女子受刑一事没有处理。当时的律法,如此不公平。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9295.html

(0)
上一篇 2023-01-06 11:38
下一篇 2023-01-06 12: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