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这个词是中国先使用的吗(武士一词的起源)

当然不是。

翻开古籍,武士这个词屡见不鲜。

最早的春秋时期,武士是诸侯的家臣之一,负责保卫诸侯,但是随着春秋贵族时代的瓦解,这个词脱离了原有的含义,成为对勇武有力之人的一种称呼。

《史记》说“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秦始皇跟四个武士一起出门微服私访,结果在路上遇见了盗贼。这个武士就是秦始皇的卫士。

实际上在古代凡是孔武有力之人都可以称为武士。

你可以说关二爷就是个武士,也可以说李逵是个武士。

我们的语意宽泛,含义广大。

结果这个词到了日本,日本人将这个词语狭义化了。

武士成了一种专指,指代那些依靠自己的武力侍奉主子的一批人,成了一个阶层的代名词。

这些人依附在有权有势人的门下,专门负责对付那些不服从他们领导的人。

他们只有忠诚,不分对错。

居然号称什么武士道文化,有什么文化,不就是愚昧、凶残和癫狂吗?

当年侵略我国,面对许多手无寸铁的人民大肆屠杀,背后也有他们主张的武士道。

其实这些人担不起一个士字,他们最多是武侍,依靠武力来侍奉主子而已。

好好的一个词,让他们给践踏了。

我们现在这个词该怎么用?该怎么用,怎么用,完全不用考虑日本的什么武士道,读者会根据你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出你的含义。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9880.html

(0)
上一篇 2023-01-07 13:43
下一篇 2023-01-07 13:5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